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型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4-04-12 12:03 点击: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剖析了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类型,并从高校、政府以及毕业生自身3个层面探讨促进就业困难型毕业生就业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影响机理;对策 作者简介:黄艳(1977-)女,汉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剖析了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类型,并从高校、政府以及毕业生自身3个层面探讨促进就业困难型毕业生就业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影响机理;对策

  作者简介:黄艳(1977-)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学生管理、思想道德与培养。

  1引言

  高职院校全称为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各大单位挑选人才的眼光提高了,单位要求与毕业生的期望和心理准备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切困扰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他们在学习能力、技能、社会交往、身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加上自身就业形势缺乏心理准备,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使得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顺利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家庭、学校关注的问题,也成为政府、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的问题。关注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问题不仅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研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高校、政府以及毕业生自身三个层面探讨相应的对策。

  2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与影响机理

  从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主要分为家庭困难型、自身条件缺陷型、综合素质偏低型、专业限制型等四大类型。

  2.1家庭困难型

  所谓家庭困难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即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落后,求学过程中本身完成学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校期间不仅除了日常的学习,还要进行一些兼职、打工等来减轻家庭负担,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与其他富有家庭子女相比,在心理上产生失调。另外,济的贫困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部分学生还会产生“离群”感,久而久之不利于为自身创造就业条件。

  2.2自身条件缺陷型

  自身条件缺陷型包括身体缺陷型和心理缺陷型两种类型。身体缺陷型主要是因为自身身体矛盾,对于身体造成的就业障碍构成了他们就业的最大压力,这部分毕业生在进行公开招考方面,往往同时还要面临社会的“歧视”,就业非常困难。而对于心理缺陷型毕业生而言,因为这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低、抗挫折能力差以及由于经济困难、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这些都会致使他们错失就业良机,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困难。

  2.3综合素质偏低型

  综合素质偏低型包括专业素质偏低型和综合素质偏低型两种类型。所谓专业素质偏低,即指由于学习能力不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等因素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进而导致在毕业就业时遇到困难的毕业生就业群体。所谓综合素质偏低,即指由于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就业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面临就业压力的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