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学前教育政策的系统性 本研究发现,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因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质量因子、机会和投人因子、物质因子、负向因子。在内部影响因素上,教师素质、生师比和学前教育投人是三大要素。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在解决学前教育各类问题时,既要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更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整体设计,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建立学前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以全局的视角,参考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四个因子进行政策设计和系统配置,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和策略,保证设计具有系统性、协同性、战略性和可实现性。[15]明确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效地配置各种发展资源,减少顾此失彼的各种问题,从而对学前教育进行更科学的宏观管理。 其次,围绕教师素质、生师比和学前教育投人等关键问题,争取在学前教育体制和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教师素质提升方面,采取建立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等措施,把好人口关和培训关;同时,在幼儿园教师编制、职称晋升、奖励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体制和制度改革,增加幼儿园教师的吸引力。 再次,要特别关注质量和质量检测。[17]质量因子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影响程度接近50%。质量因子由生师比、教师职称和学历以及这些指标的城乡差异共同决定。因此,提升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必须检测这些要素,增加教师正式编制,降低生师比,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减少城乡差异。[18] (二)增加并优化学前教育投入 学前教育投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影响虽不及质量因子,但通过影响质量因子、物质因子和负向因子所发生的间接影响却不可低估。本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人水平差异巨大,有的充分,有的接近甚至不及全国的平均投人水平。因此,部分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投人不足的问题。在国家投人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达地区可利用本地区经济雄厚的优势,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年加大学前教育的投人。上海在此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市2009年学前教育财政预算占教育财政预算的6.99%,是广东省的11.5倍,幼儿人均公共经费指数为12.97%,是广东的3.2倍,之后两年均稳步提升,超过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应占教育财政经费的3%-5%的国内学前教育应有的投人水平[19],接近欧盟国家普遍执行的10%[20]的学前教育投人水平。上海学前教育各项发展指标遥遥领先应该说与其充足的投人密切相关。当然,我们有必要研究学前教育投人的适宜比例,并允许一定的地区差异。 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地方政府是学前教育投人的主要责任主体,在学前教育的投入上要做到增加与优化并举。[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