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家庭资本交互作用中的文凭效应(上篇)(2)

时间:2015-11-24 14:47 点击:
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分社会歧视性和制 度性两类。典型的社会歧视性市场分割由性 别与种族歧视引起。[8]格鲁特(Groot)和乌斯 特比克(Oosterbeek)对荷兰劳动力市场的研 究发现,文凭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9] 贝尔

  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分社会歧视性和制 度性两类。典型的社会歧视性市场分割由性 别与种族歧视引起。[8]格鲁特(Groot)和乌斯 特比克(Oosterbeek)对荷兰劳动力市场的研 究发现,文凭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9] 贝尔曼(Belman)和海伍德(Heywood)的研究 发现,发生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的文凭效应更 大;1〇]毕泽安(Bitzan)指出,白人持本科或者 以下层次教育的文凭就可获取较高收益,而 黑人则需要研究生教育文凭才能获取高收 益。[11]典型的制度性市场分割发生在城乡 间、部门间、地区间等。[12 ]海伍德在利用美国 劳动力市场数据比较部门间的文凭效应时发 现,在没有工会组织的私有部门中文凭效应 最大,在公共部门及有工会组织的私有部门 中,文凭效应往往很小甚至不显著。[13]相反 的是,庞斯(Pons)和布兰科(Blanco)对西班牙 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发现,文凭效应在公共部 门显著存在但在私立部门却微乎其微。[14]鲍 尔等人在分析日本大小不同的公司后发现, 小公司的文凭效应显著,大公司的文凭效应 不明显。[15]
  家庭资本往往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拥 有的政治资本、所在工作单位类型、所处社会 经济地位等指标来衡量。国内学者的研究已 揭示,家庭资本有利于形成稳健的社会网络 关系[16],帮助子女扩展就业信息渠道、减少 在面对就业市场"人满为患"、社会对 "教育具有多大的文凭价值"提出质疑之际, 中国的学者亟须研究教育文凭与劳动力市场 以及家庭资本的交互关系,最有说服力的结 论应该是通过实证的方法得以揭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变量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部联合主持开展的中 国综合社会调查。
  本文选取了三类变量。第一类是个人特 征,主要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年 限。第二类是工作特征,主要包括工作单位 所在地区、所有制性质(分为公共部门和非公 共部门)、年职业收人和工龄等。第三类是家 庭资本,主要包括父母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 (父母中任一方接受了高等教育,定义为 "是")和父母所在工作单位是否为党政机关 (父母中任一方在党政机关工作,定义为 "是")两大类。样本与变量信息和描述性统 计见表1。
  (二)计量模型
  若要探讨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的文凭 效应,就要在式(2)中分别加人代表劳动力市 场分割的虚拟变量,如性别、地区、部门与文 凭变量D的交叉项(AXM),并分别以女性、 西部地区、非公共部门为参照组。若交叉项 系数小是显著的,说明不同劳动力市场下的文凭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模型为:
  同理,分析家庭资本对个人教育收益中 文凭效应的影响,加人数据可得的父母受教 育程度、父母工作单位与文凭变量D的交叉 项(AXF),并分别以未受过高等教育和在非 党政机关工作为参照组。若交叉项系数^是 显著的,表明家庭资本会显著影响个人教育 收益中的文凭效应。
  四、研究结果
  (一)我国个人教育收益中存在着显著 的文凭效应
  对经典明瑟收人方程(式1)进行拟合分 析的结果见表2 "回归(1) ",明瑟收益率为 9.7%,即每多受一年教育,个人教育收益提高 9.7个百分点。同时,个人教育收益存在显著 的性别差异,男性收人比女性收人高出33% [用(e。285 - 1)进行计算];工龄影响收人,每 增加一年工龄,收人提高1.7%。加人文凭虚 拟变量后(式2)的结果见表2"回归(2) ",模 型的拟合效度表明其解释力度(调整后R2)达 到了 29.3%,且高度显著,表明对此模型进行 回归分析是有意义的。每多受一年教育,个 人教育收益仅提高6.3个百分点,加人文凭变 量前后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差值(9.7% - 6.3%= 3.4%)体现出文凭的信号价值,即我国个人教 育收益中存在着文凭效应。分段来看,相对 于小学及文盲而言,初中文凭的回归系数显 著小于零,高中文凭的回归系数小于零但不 显著,说明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毕业文凭未体 现出信号价值,不能给个人带来额外收益,甚 至产生相反效果。在高等教育阶段则存在显 著的文凭效应:专科、本科、硕士的文凭效应 分别为17.1%、51.9%和42.6%。①这表明,高 等教育文凭能够体现信号价值,能够给不同 文凭获得者不同比例的额外收益。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文凭效应存 在差异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