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马克思正义批判语境中的教育正义(下篇)(2)

时间:2015-11-24 14:24 点击:
时下,国内教育理论界阐释教育正义概念时,最强势话语的依据主要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如罗尔斯正义理论),其基本思路是从伦理或法律的视角理解正义概念。问题在于,当我们说正义是一种伦理概念、法权概念时,必

  时下,国内教育理论界阐释教育正义概念时,最强势话语的依据主要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如罗尔斯正义理论),其基本思路是从伦理或法律的视角理解正义概念。问题在于,当我们说正义是一种伦理概念、法权概念时,必须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个人,不能脱离人的现实社会关系谈论伦理、道德或者权利。对此,我们重温马克思对"平等的国民教育"的批判,就能够领会这一点。"平等的国民教育?""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而所谈到的只能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强制的方式使上层阶级也降到国民学校这种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仅仅适合于雇用工人甚至农民的经济状况的教育水平呢。"[23]
  从字面上看,德国工人党对平等教育做出非常完美的构想。然而,在"现代社会"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存在"平等的"、"公平的"教育。造成"平等的国民教育"实现困难的原因在于阶级的差异,是现实社会基础的差异。
  当然,在马克思去世一百三十多年中,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已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世界各国仍然为实现教育正义而奋斗。要实现教育正义,必须要针对教育正义产生的根源一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实现教育正义的首要任务不是构想教育正义是什么,而是要强调教育正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制度、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基础之上,换言之,我们是否为教育正义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物质基础与制度基础。如果不这样理解与践行教育正义,就会使教育正义的实现面临挑战与困难。对此,国外学者已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批评自由主义追求教育正义的改革是"挣扎前进",原因是他们对"经济制度不完全了解"[24],告诫我们不能重复这样的错误。
  要避免自由主义教育改革的错误,要求转换研究教育正义的思路,既要坚持受教育是人的权利的立场,面向每一个人公正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又要关注人获得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基础。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是制约教育平等、公平发展的现实条件。当然,这样说并不是与社会现状、学校所处的客观条件做妥协,而是强调这是马克思考察、批判正义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它揭示了教育正义之路是不断深化社会改革之路。通过社会改革,逐步消除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如实施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等社会改革举措,为实现教育正义创造现实基础与条件。
  社会改革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政策制定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结合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创建适合受教育者需要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适性扬才"的场所,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教育的应得",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品性、知识、能力基础,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的题中之意,是正义教育的题中之意。
  (二)明确人的发展是教育正义评判的依据
  马克思对正义批判的终极关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实现人的解放,这应该成为教育正义的评判依据。因为市场社会的资本逻辑和现代技术文明对学生的自由发展构成冲突与矛盾,比如教育功利主义问题,它使学校面临实现人的发展的教育目标与现实社会能够提供人的发展的各种条件之间的博弈。不论怎样,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原则,要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评判教育正义的依据。这对学校来说,最基本一条是要求学校面向所有学生组织教育活动,不能因为学生贫穷、身心健康、地域等原因导致失学,或者让学生遭受歧视、冷落或嘲笑,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然,这里强调学校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不是强调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是强调人人平等,要尊重和关怀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快乐、温暖、健康成长。所以,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假如把它说成是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这样的说法,实质只是强调人人有书读、有学上,问题在于如何保证人人上好学,如何使学生能够适性扬才,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创造条件。采用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教育活动,必定是轻视或淡忘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有违教育正义。在这层意义上,评判教育活动是否是正义的教育,就要坚持人的发展原则,使学校从关注学生受教育权利转向对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视。
  (三)坚守教育正义的历史性原则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