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上篇)(3)

时间:2015-11-19 10:52 点击:
2.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现状与发展 专业化和精细化。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充实,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分工也越来越细,比如,社会工作者、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

  2.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现状与发展
  专业化和精细化。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充实,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分工也越来越细,比如,社会工作者、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此外,还有拓展性服务,如学校专门针对无家可归青少年的干预计划。[12]不同的专业人员服务于不同的心理健康内容或群体,就使得在操作层面上经常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有的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但得不到及时帮助,二是有的学生则可能会被重复鉴定。特别是心理建康从业人员和部门彼此缺乏沟通和恶性竞争,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政"的情况。[13]
  信息化与整合化。随着信息化发展,面对专业化和精细化所带来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整合各种信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整合;一是不同来源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然而,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个操作上的重要障碍,即保密与保密例外条款的把握,导致学生在不同机构,尤其是从学校到校外机构接受治疗或帮助时,这些机构对学生整个生活史的了解不够,从而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此外,对心理健康服务效果的评估,也是一个正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问题。[14]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近十年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喜的是,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与服务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然而,因为历史较短,虽然服务对象和内容明确,但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1.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与服务体系,大多源于问题解决式的应急需要[15],导致形成这样一种怪现象,即中小学阶段积淀起来的心理行为问题到大学爆发出来。因此,现实的迫切需求,使得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质量通常好于同一地区的中小学校。自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每所中小学校已配有一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并初步建立了设施参差不齐的心理辅导室。但农村或边远地区,心理健康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或空白状态。因此,尽快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2.学校心理健康教材和授课形式从单一逐步多兀化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深人人心,心理健康课程逐步走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相应地,学校心理健康教材的开发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从早期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单一内容教材,逐渐转向强调活动、体验和应用为主、形式丰富多样的教材内容。有的学校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下,还自主研发了自己的校本心理教材,使得课程更具针对性。同时,授课形式从早期的讲授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活动、游戏、调查、体验、实践兼具。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和有趣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经由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与心理特质,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课堂教学设计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条件不够完备,专业师资需要提升以及人员短缺的情况。[16]
  3.评价方式从静态的心理测量逐渐到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在学校心理健康评价中,使用心理量表进行评价仍然占主导地位。然而,这种评价却无法获得一个学生发展的整体信息和变化过程,而发展性评价则可以弥补不足。因为心理测量本质上是事实判断,即对人的心理状况所做的描述性判断,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而发展性评价实质上是价值判断,是依据人们的要求和愿望,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解释性的判断,主要解决"有什么意义"的问题。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评价形式正从静态的心理测量逐渐过渡到动态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即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发展障碍的了解和评价,确定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其个人发展目标,并提供其自我发展的机会。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