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多维分析(上篇)

时间:2015-11-19 10:40 点击:
【论文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不同性别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女生获得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了男生。就学科而言,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在男生主导学科或女生主导学科中,性别间的机会差异较
  【论文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不同性别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女生获得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了男生。就学科而言,"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在男生主导学科或女生主导学科中,性别间的机会差异较大,其他学科中的差异则较小。近年来,男生和女生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在拓宽,选择也更多样。今后,应在考虑性别间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缩小性别差异、为两性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更为公平的环境,无论是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和谐而言均意义重大。实际上,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高校中男女比例失衡对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以及两性日后的职业发展与社会参与都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研究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层次上的纵向分化,二是专业领域间的横向分化。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性别差异在这两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缩小。[1]从近些年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多数研究是从整体上探讨高等教育人学机会的性别差异,[2]从院校类型和学科专业视角进行分析的较少,且多集中在静态方面、短时期的比较,[3]更长时期的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笔者尝试对我国高等教育人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变化情况进行多维分析,希望研究结果对于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以及进一步改善性别间的机会不平等状况有所启示。
  本文探讨的高等教育人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总体的人学机会差异,即在获得多少高等教育人学机会方面的差异。该差异用人学率进行测量,人学率的计算方法为:男生(女生)的人学率=高校男生(女生)人数+男性(女性)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X100%。二是不同类型高校中的人学机会差异,即在重点高校、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这三类公办高校中的人学机会差异。该差异将采用人学机率来进行测量,其计算公式为:男生(女生)的人学机率=大学生中男生(女生)比例/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中男性(女性)所占比例。三是不同学科中的人学机会差异。该差异将通过条件概率得以体现,其表达公式为:条件概率=在某学科就读的男生(女生)/所有男生(女生)X100%。
  第一部分的研究数据来源于我国相关的统计年鉴。由于国内相关的教育统计年鉴中缺失上述三类高校及各个学科中分性别的学生数据,因此,第二和第三部分的研究数据来自于笔者所做的调查。2011-2012年,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笔者在福建、上海、江西、四川和陕西等地选取了16所普通高校(重点高校7所、普通本科院校5所、专科院校4所),查阅了这些高校1982级、1990级、2000级和2010级部分学生的学籍档案,共获得有效样本26265份。(见表1)学籍档案涉及除军事学之外的12个学科门类,因农学的样本量太少,因此可供分析的学科为11个。列表显示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具体样本。(见表2)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