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交流、精讲释疑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探究性、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例题分析:已知圆C:(x?a)2+(y?2)2=4(a>0)及直线l:x?y+3=0.当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23时,求a的值,并求过圆心C且与直线l:x?y+3=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 该题难度不大,但仍需要学生发散思维,仔细思考,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主动去寻找最佳解题的方法。在学生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 我们现在来分析该题,因为圆心C(a,2),半径为2,所以当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23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即得出a?2+32=1,又因为a=?1±2,a>0,推导出a=?1+2,因此圆心为C(?1+2,2).即x+y?1?2=0.这样我们可以算出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2=?(x+1?2) 4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最后的一个环节。关于练习问题的设计,应注意由浅入深,由于是高三课程,所以要兼顾高一高二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 二、关于数学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对于差生一定不能讽刺、挖苦,要多鼓励和表扬。而且大多数学生,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数学较差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数学教师,要耐心和细心。 (三)做到教与学的相互融洽、和谐发展。 对于数学课,教师尤其不能把课堂变成一言堂,要多和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师应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当堂所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三的数学,难度加大,内容繁琐,如果教师只一味讲解,必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反感,所以在课上要坚持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课上来,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吴静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数理化学习(高三),2011,(11):82-83. [2]刘合壮.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探[J].学周刊:B,2011,(12):104-105. [3]梁全军.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之探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2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