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如今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还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自主学习 在高中尤其是高三数学教学中,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效率,过多强调应试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将本来难度较大的数学课上得更加枯燥无味,引起乃至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反感,这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弊端。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本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策略,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枯燥困难的数学课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大为提高。 一、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一)数学课学案编制的原则 1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学习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途径。 2指导性原则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给学生提供解决困难的方法。 3匹配性原则不同年龄段学生,无论是心理情感,还是认知力、理解力都不尽相同,像数学这种难度偏大的科目,一定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4灵活性原则在对学案的具体设计中,要针对数学课的不同类型(概念课、总结课、习题课、复习课等)进行设计。 (二)数学课学案的组成部分 1学习目标高三数学教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八类: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数学认知策略和态度。 2自学设计这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对于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让学生掌握 例题:ax2+2x-1=0至少有一个正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A)a≥0(B)-1≤a<0(C)a>0或-13练习反思达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消化知识,反思总结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数学课学案导学过程 1教师提出教学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出发,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难点突出,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紧扣教材(苏教版,高三数学)②数学题的设计应有层次性,让学生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学生自主学习
这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应该预先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问题与思考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教师也应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高三的数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自行掌握毕竟颇有难度,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或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录,由于数学的逻辑推理较强,教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解惑释疑。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