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2)

时间:2014-04-11 16:20 点击:
(三)态度与自我认知因素 正确的态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友好的交际氛围是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以正确的

  (三)态度与自我认知因素

  正确的态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友好的交际氛围是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对每个国家不同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规范都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

  另外,也要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和风俗的认识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国家也有正确认知。要在充分了解我国文化、社会风俗、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明确认识自己的态度、语言风格、交际特点,然后对自己在交际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使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

  三、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英语教材中发掘跨文化交际知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英语的教材中,涉及到我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素材大大增加了,教材最后还有对一些专业名词和特别规范的简介,这就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因此,教师要将这些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素材充分利用起来,在学习好基础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将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筛选和总结,把适合让学生进行掌握和学习的材料发掘出来,选择出既与课程要求相符合,又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把教材中提供的有用内容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要提高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知识传授的专业性

  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英文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一定要培养一支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对英文中所包含的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有部分教师只按照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自身没有与时俱进的研究新课程的教材,对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没有深刻的了解。这就导致了许多教师不能准确、专业的掌握有关跨文化的知识,那学生就更加无从学习和掌握了。中文和英文的用法和表达在很多时候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量词的表达、方位的表达、称呼的表达等等,如果在进行交流时不重视,很容易导致误解和歧义的情况产生。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中文和英语在这些方面的差异,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了解中文和英文在表达上的不同,使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加准确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柳除了原本的含义以外,通常还代表着离别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而在西方文化中,常常用柳树代表一种哀伤之情。诸如此类的词汇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代表的情绪不同,是因为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这类词汇格外注意,让学生理解他们在使用时的场合,从而对跨文化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另外,教师除了加强英语的专业水平之外,也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教师还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和成绩的好坏简单的评价一个学生。第三,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格外关注,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英文学习能力,是这些学生尽快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脚步。第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许多学生会因为对某位老师的喜爱去认真学习某一门课程。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去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走出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和选修课程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依然延续使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听却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容易造成英语课堂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让跨文化交际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做好教材的讲解工作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英语阅读课程和英语角等。比如我校每学期有两个来自英国或澳大利亚的外教,他们在高一和高二每个班级每周上一节课,内容主要是练习听力和口语为主,内容紧扣教材的热身部分。每周二和周四下午6点40到7点20是英语角活动,内容是玩游戏,唱歌,风俗文化,人文地理的介绍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课程。

  第一,课外英文报刊阅读课程。教材中对我国和西方国家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内容会有所涉及,但毕竟选用的材料和内容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报刊的阅读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选用的素材,教师可以在英文报纸或者适合的英文网站上寻找,如果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地方,教师也可以在确保无误的基础上自己进行修改,尽量让所选择的素材符合学生心理,又能提高学生对各国风俗文化的认识。在学生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这些素材的阅读和理解情况,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给予指导和讲解,并在课程最后对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针对不足的地方在下一次课程中加以改善。

  第二,英文影片的欣赏课程。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影视欣赏早就已经广泛存在了。然而,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影视欣赏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看完影片,却没有对影片中所渗透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发掘和思考,这样一来,电影的欣赏课程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欣赏完影片之后,教师要发掘出影片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比如,在电影《加菲猫》中,有两只长的一模一样但是所说语言不同的猫,因为它们一个说的是英式英语,一个说的是美式英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影片的具体对白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让学生深刻了解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包括词汇用法的不同、发音上的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到英国和美国文化和礼仪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影片涉及的其他方面进行挖掘和思考,在学生提出疑问之后,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第三,英文写作以及演讲课程。这里的英文写作主要指英文应用文的写作,应用文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通常来说,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有些写作技能也让学生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应用文选修的课程,向学生提供企业、学校等不同机构的英文应用文写作方法和素材,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提高自身的英文应用文写作能力。另外,演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英文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生掌握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让他们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当然,定期开展辩论比赛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进行演讲和辩论之前,一定会为此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他们对外国文化以及英语用法的理解,便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合理使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