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和适应当代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要紧跟时代脚步,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80—02 一、前言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要接班人,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高度思想性、政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在学生认识能力基础上展开授课,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从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技能三个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教学方式创新——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运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为前提展开教学设计。教育人本论指出:教学的三大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质,实现学生的价值。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就要求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接收知识的最直接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板书,学生在台下边听边记笔记。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学生听不懂,课堂学习仅仅成为学生应付考试的一个过程。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结合实例对一些理论进行解释,但多为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课堂教学是一个机械式教学和被动式学习的过程,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维活跃的年轻一代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感受最为敏感。大学阶段是学生最渴望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阶段,也是学生走入社会前第一个阶段性自我完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例讲授知识。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新时代的政治价值观和实用性着手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直观的现实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同时采用启迪式、讨论式、问答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融会贯通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引导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课堂营造出互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启迪性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被动学习不同,它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方法来接受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疑惑或目标主动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解决的办法或答案,这样一个教学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享受学习乐趣和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开拓思路,寻找理论与事实的契合点,巧妙设置启迪性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启迪式课堂教学中可同时灵活穿插互动讨论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小组间相互讨论、学生老师间相互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开阔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独立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