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莎士比亚在这部伟大的剧作中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夏洛克形象。一方面他是一个唯利是图、令人憎恨、报复心极强的高利贷者,另一方面他也是当时基督教和犹太教两种不同宗教和文化冲突过程之中的受害者。夏洛克的形象是复杂的,本文试图分析夏洛克复杂的性格特征,挖掘造成这种多面性格的原因,从而期许为更加客观、立体地看待夏洛克这个形象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宗教;受害者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106—02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为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创作了38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戏剧是莎士比亚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戏剧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面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威尼斯商人》创作于1596~1597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经典作品,也是莎士比亚喜剧当中最具有讽刺意义的剧作。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对剧作中人物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他是一个贪婪成性、报复心极强的高利贷者,另一方面他也是当时普通犹太人的代表,有自身的难处和困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两种宗教冲突的牺牲品。 一、唯利是图的贪婪者 夏洛克是一个典型的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在夏洛克看来通过高利贷收取利息获取金钱是合情合理的。“不偷不抢,为自己盘算总不是件坏事。”[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无偿地借款给别人,这在夏洛克看来是一个愚蠢的行为。“他那样子极像一个卑鄙可怜的税利!因为他是个基督徒,所以我恨他,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太傻,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利息,于是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贷这行的利率都给压低了。”贪婪和奸诈是这个高利贷者的代名词,夏洛克的贪婪形象在一开始就显露无疑。在安东尼奥一开始向这位高利贷者借款时,夏洛克就意识到了安东尼奥经济上的拮据,夏洛克意识到安东尼奥向他借款有一定的风险,他与人相处的出发点是能不能带来金钱,利息在这个高利贷者的眼里至关重要。当安东尼奥向他借钱时,能把自己的财产保住是他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这种行为与安东尼奥鼎力相助好友巴萨尼奥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千块钱,借三个月,安东尼奥签借据。”借据不仅仅是一种借款凭证,更是夏洛克的定心丸,有了这张借据他的心里也就有了一些安慰。夏洛克的贪婪形象还表现在他的金钱观上,在夏洛克看来金钱是至上的,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东西,包括友情、亲情。在他心里金钱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在他对待女儿杰西卡的态度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当杰西卡从家中逃走时,夏洛克没有仔细去想自己的行为对女儿造成的坏影响,也没有想自己女儿的安全,相反在他看来女儿逃走是罪孽,自己蒙受了损失,“她做出这些下贱的事,真是该死。”当他得知自己的女儿杰西卡在热那亚一晚就花去八十块钱时,他毫不掩饰地诉说内心的不满,“你这就是当胸捅我一刀,我的银子,我再也看不到他们了!一晚上花了八十块!八十块!”一晚上花掉他八十块钱,对夏洛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钱是他生命中唯一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支柱。 二、残酷冷血的复仇者
夏洛克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复仇者。夏洛克之所以借钱给安东尼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借机复仇,他在签订协约时附加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如果安东尼奥在三个月内没有按时归还他的三千块钱,他就要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并且要在靠近心脏的地方。夏洛克的残忍成性集中体现在“一磅肉”上,他极强的复仇心理在剧的一开始就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要是有一天他的把柄落到我手里,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新旧帐一起算。”这是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时,夏洛克的一句独白。这也是他为什么答应借安东尼奥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看来这是一次绝佳的报复机会。当夏洛克得知安东尼奥的商船遭遇了不幸时,他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什么?什么?什么?他也倒霉了吗?他也倒霉了吗?”他一再追问安东尼奥的商船是否出了事,当他确定商船出了事之后,他喜形于色,啧啧称赞:“真是好消息,我可要好好耍耍他,让他尝尝我的厉害。很好,很好。”夏洛克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次商船出事使他确定安东尼奥无力按时偿还三千块钱的债务,他因此可以得到“一磅肉”。正如夏洛克所说,一磅肉其实不值钱,但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报复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