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用意识强,拼搏精神弱 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更多地突出实用性,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定位也非常的准确。因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实用性,无论是考级还是考取证书,高职学生问的更多的问题是“有没有用?”对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此类问题,给学生以全面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实用意识强固然无可厚非,但他们缺乏为达到目标所应付出的努力,缺乏拼搏意识。高职学生往往没有持久的学习耐力和韧劲,一遇到挫折就会抱怨,甚至选择放弃。 4.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性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真实地反映了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知能力强,但理性认知能力较弱,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高职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定位也明确认同了这一点。他们认识到自己今后是从事一线工作的工人,所以他们更多地注重动手实际操练,但缺乏动脑的理性思考。 高职学生独特的特征大大增加了高职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和认识高职学生特点,力求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国家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要做好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 三、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有效做法,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生活,让高职学生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完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高职院校的校园管理力度,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确保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强化校园管理,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高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我家,需要大家共同来管理经营自己的校园之家。 3.加强师德和师风建设,完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师德和师风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也是最多的。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高职师德和师风建设,完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配备优质的教师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