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隐性逃课与认知风格显著负相关 隐性逃课与认知风格呈显著负相关(见表5)。认知分数越低,则学生认知风格是场依存型,越容易进行隐性逃课;反之,认知分数越高,则学生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不容易进行隐性逃课。场独立与场依存受环境刺激的影响不同,场依存型学生易受所学内容的影响而倾向于模仿或套用原有知识,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较场独立型学生差。若在课堂中身边有个别学生表现出隐性逃课的行为时,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容易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模仿和学习他人的行为,可能进行隐性逃课,而场独立型的学生则不以为然。同时,课堂教学方式会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上课状况。康诚、陈琦、吴洪健研究表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更适合场独立型的学生。而在现代教学方式中,多媒体教学早已普及,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多的是适应和接受,减少因不适而导致的隐性逃课行为。 五、结论 大学生隐性逃课状况为中等,大学生隐性逃课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风格在性别和专业上有显著的差异。大学生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隐性逃课有显著的相关,即认知分数越低,学生认知风格是场依存型,越容易进行隐性逃课,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03). [2]郑新夷,管晶晶.大学生逃课行为和心理控制点的归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9). [3]靳晶晶.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逃课行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4]郎佳.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邵士昌,刘传俊,朱卢玺,朱其志.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6]彭贤,马素红,李秀明.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3). [7]贾文华.认知风格与大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06). [8]张卫东.大学生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分析[J].心理科学,1995(01). [9]姚志敏.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10]康诚,周爱保.信息呈现方式与认知风格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06). [11]陈琦,吴洪健.在建构性多媒体学习环境中教学支架和认知方式对小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C].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