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尝试(2)

时间:2014-04-10 13:50 点击:
二、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应用 新课改要求一堂成功的课必须体现三个基本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认识

  二、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应用

  新课改要求一堂成功的课必须体现三个基本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民族文化和乡土知识的价值。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的乡土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与台州自然环境资源、经济生活资源相结合

  台州,地处浙江东部,负山面海,海域辽阔。所以,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本人就充分利用这一地方自然资源。如学习《综合探究一》,教师把“带着地图去旅行”可改为游我们本地的著名景点:我国南方著名的古长城——临海古长城;明代抗倭军事古城——桃渚城;桃江风情——桃江十三渚等,让学生模拟当导游,设计一条临海一日游的旅游路线。

  2.与台州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

  台州历史悠久、文明古远、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内涵丰厚、独放异彩,令人赞叹不绝。在学习《中华文明的曙光》一课时,教师可以补充临海、黄岩两界发现的凤凰山古人类“灵江人”、仙居下汤文化与玉环三合潭新石器文化,和江南的余姚河姆渡文化,遥相辉映,她是我国龙文明的海洋文化一个构筑部分。在讲隋唐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时,可以讲述智者大师开创中国特色的佛学天台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创造和开拓之功,并对东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的产生和演变,发生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国近代史时与乡土知识可联系的就更多了。

  3.与台州社会问题资源相结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台州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人口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可以通过探究课来引导学生和当地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学习《母亲河》一课时,结合浙江省委省政府刚刚提出的五水共治行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当地突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调查和反馈,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和建议权。如“我镇北大河的现状及成因调查”;又如学习《重建我们的家园》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对本地的古今人居环境进行调查分析,重点进行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镇30年来环境变化启示。既警示学生,也警告居民。

  三、乡土知识的课堂教学运用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乡土知识课堂教学运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课堂讲授

  通过穿插乡土知识,使学生们加深对家乡的认识,更加了解家乡对祖国革命、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而增强自豪感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对历史与社会学习兴趣及相关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

  2.野外考察

  教师和学生利用休假时可到台州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史迹进行拍照,搜集,制作各种形式的图片运用于教学,直观形象,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