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尝试

时间:2014-04-10 13:50 点击:
【摘要】新课改强调开发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用的课程资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而乡土知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任教中学所在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乡土知识,这给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素材。本文通过介绍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


  【摘要】新课改强调开发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用的课程资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而乡土知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任教中学所在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乡土知识,这给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素材。本文通过介绍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意义、应用及运用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乡土知识;历史与社会教学;尝试

  台州自然风光雄奇秀丽、古朴庄严、玄远清幽;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内涵丰厚、独放异彩。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至关重要。师生认识和获取乡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但是如何将乡土知识和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却一直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和尝试的主题。

  一、结合乡土知识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意义

  1.熟悉乡土知识,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首先要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爱国必须爱乡”。因为“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知识,能使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地貌、物产风情、历史现实、优势劣势,并把这种感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乡土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曾说:只有现实生活中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尝试把身边的乡土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乡土知识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学生生活生长为载体的,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同时初中生喜欢表现自我,如能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对具体的乡土知识作诠释、辨识、解说,在师生中展示其学识,博得师生的赞许,满足其成就感,自然会激发其探索欲望,产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开发乡土知识,能培养、发展学生多种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乡土知识教学的内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当地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概况。教师利用这一点,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中采用“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式收集信息,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乡土知识,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式,而且也是变革人。”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乡土资源,使之成为系统的课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研究意识和能力必然会得到增强和提高,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学生型”、“专家型”发展;而且,课程的开发不仅要研究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交往,协调方法等等,这对于教师合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