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说明重庆多雾的原因。 学生代表展示答案: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降水多,不易蒸发。 生1:重庆多雾要考虑多水汽的原因,他回答到降水多,我认为是对的,但是不易蒸发,我认为不对,重庆为亚热带气候,蒸发量应该比较旺盛的,水汽才多。 生2:他回答到地形为盆地,我也认为与地形有关,海拔低对的,可是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应该是不利于水汽的扩散,与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没关系吧?我认为,这里改为盆地地形,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就好了。 生3:水汽多还因为这里江河汇集,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所以水汽蒸发多。 生4:记得雾是水汽附着在尘埃上面,重庆工业发达,污染较严重,尘埃物质多,所以多雾。 教师:很好!多尘埃说明有充足的凝结核。非常好!几位同学从各个方面把重庆多雾的原因解释地十分清晰,(答案组织略。)大家相互借鉴,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逐步提升。 随着改革的持续进行,学生对地理综合题的把握也越来越大,老师也从繁琐的习题讲解、满堂灌输的辛苦中解脱出来,改革中,教师正确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学生表现更优异,教师能更轻松的驾驭地理课堂。 习题课改革中,保证每位学生都到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可按座位轮流进行。学生在课堂自主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关注与指导。教师在讲解时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鼓励性语言。教师不要怕学生出错误,暴露的问题才是“战机”,习题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关于课时的问题,题不在多,精做精讲的收获多于枯燥无味的训练解说,所以在有限的课时里,改革传统习题课,使学生做有所思,讲有所得。 在高三传统习题课的改革中,教师要多促进学生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此种习题课改革一开始学生比较新鲜,积极性较高,效果颇佳,可持续时间长了,学生投入多少会有波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积极反思,改革是为革新课堂,实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习题解答的主人的目标。本文心得皆来自一线课堂实践反思,旨在为高三教师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武汉430060;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43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