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办学模式 中英高校在办学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高校办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政府主导,高校在政府相关部门统一治理下,通过政府部门直接任命的校长行使对高校的管理职能,校长向上对政府部门负责,向下对高校行政人员以及教学与科研人员进行管控。英国高校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实行董事会制。董事会都是由来自校外的非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管理大学各类事务,校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校长是CEO,具有职业化的特点,他对董事会负责,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寻找资金和在全球寻找人才。 (3)管理机制 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结构。学术理事会负责学术事务管理,董事会负责大学行政事务管理,二者代表大学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权力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权力制衡。中国的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部治理结构表现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三元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政治权力是中心,行政权力是重心,学术权力处于边缘。 在监督方面,英国政府对大学进行协调、支持、控制,社会力量1通过各种评估机构、咨询委员会、董事会等形式参与高等教育决策和管理,发挥咨询和监督作用。另外,政府机构要求高校尽量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以实现高校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在我国,政府部门对高校进行行政化管理,高校管理干部作风建设主要受到教职工代表大会、来信来访检举控告、工会、舆论媒体等四种形式监督。由于受到明哲保身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群众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不敢也不愿参与监督;另外,由于高校在政策决定等方面对外界不够公开透明,群众无法了解到干部的权力运作和办事程序,无法实行有效监督。 英国大学管理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服务功能,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中国的大学,行政权力往往大于学术权力,管理多于服务。 3.队伍建设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要作用,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管理与培训工作。英国高校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设置深度不同目标不同的课程。培训由高等学校教育学院及特设的学校管理学院负责或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教育学会、协会等机构来承担,培训主体可以是大学内部机构,也可以是民间团体。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主要包括:法律、时间管理、财务及账目管理、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发展领导视野及能力、学校管理策略、政策制定及执行、职业生生涯管理、正确处理面临的挑战及压力等。这些培训内容重点是帮助领导懂得“如何管理”,而不是“管理是什么”。 我国高校对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学校组织、人事部门承担,一些科研机构也会受委托开展短期业务研讨或培训。培训内容大多涉及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等三个板块,较少针对不同人员的年龄、专业背景、职业愿景的差异提供个性化选择,培训与需求脱节,培训模式急需调整创新,培训绩效缺乏评估反馈。 四、对我国高校作风制度创新的启示 深入研究作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制度法规体系,使其具体周密、系统配套,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作风建设系统机制框架。 1.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 高校要用机制规范保证高校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根据管理人员不同职级、年龄、发展方向和岗位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探索丰富高效的以在职培训为主,以集中学习、在线学习、实践锻炼等灵活形式为补充的培训方式。重视培训过程与结果的考核与反馈,把培训情况与任用、晋升和待遇等方面结合起来,保证培训务实、有效。 2.完善监督考评机制 高校作风建设的问责主体包含了政府、员工、学生、社会群体等,我国高校可探索理事会制,引入社会作为重要问责主体的作用,建立组织监督、师生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考核体系。坚持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管理,探索建立动态、全面、客观的定量考核体系。注重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并切实实行,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 3.建立职员制下薪酬模型 对高校机关管理者推广实行职员职级晋升机制,实行差异化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全部管理人员薪酬模型,从而稳定管理队伍,激励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模型可以用Y=A+F(X)表示,Y表示管理人员的总收入,A表示一个合格管理人员的最低保障收入,X代表影响收入的因素集,主要包括职员职级、工作业绩等因素,这些因素是非线性变化的,因此Y=A+F(X)是一个非线性曲线。 【参考文献】 [1]张卫杰.健全和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研究[J].党史文苑,2014(5)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劳帼龄.国外高校绩效指标体系对国内高校办学效益评估的启示[J][4]黄维德,牛凯云.中西方高校绩效考核体系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5]左彦鹏.析国外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6]李翠屏.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设计[J].2014(12) [7]苏剑峰.职员制下高校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