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于文体特征教新闻

时间:2016-03-09 09:44 点击:
高中新闻阅读该教什么?这本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应有明确的规定。然而仔细翻看课程标准,我们并未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发现有关新闻阅读的明确要求,只有一个笼统的普适的要求,加以梳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
  高中新闻阅读该教什么?这本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应有明确的规定。然而仔细翻看课程标准,我们并未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发现有关新闻阅读的明确要求,只有一个笼统的普适的要求,加以梳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目标,如新闻的类型,各类新闻的特点,各类新闻的构成要素、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能力,如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分析判断、理解体会、阐发评价、质疑思辨、尝试写作等;阅读素养,如养成兴趣、形成习惯、独立阅读、拓展阅读、研究型阅读、专题阅读等;文化积淀,如理解思想、体会情感、获得启示、明确倾向、形成判断等。
  显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新闻阅读教学的要求没有凸显新闻的特点,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素养、文化积淀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任何一种文体的作品,这样模糊的教学要求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师的新闻阅读教学实践。因此,基于新闻文体特征建构新闻阅读教学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
  王荣生在《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中指出,阅读是对某一种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对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合适的文本解读,有两个特征:第一,阅读取向常态,也就是像正常人(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人)那样读一个作品;第二,阅读方法要契合这种文章体式自身的要求。[1]本文基于新闻的文体特征,谈谈高中新闻阅读教学如何从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两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
  一、基于阅读取向的新闻阅读教学
  人们为什么要阅读新闻?答案当然是获取信息,可见人们在阅读新闻时持实用的取向,但是新闻阅读教学是否和人们的取向一致呢?这就涉及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新闻的问题。高中生为什么要学习已成旧闻的新闻?答案显然是为了让高中生更好地阅读和写作新闻,可见新闻阅读教学也是持实用的取向。新闻阅读和新闻阅读教学之所以会持实用的阅读取向,根源在于新闻的文体属性。
  国内学者曾祥芹等人将文字作品按文体分成文学和文章两大类,进而将阅读分成文学阅读和文章(即实用文章)阅读两种。曾祥芹在《论文章与文学的分野》中指出,文章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志,用于社会交际,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我们从文章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实用文章具有现实的交际和交流功能,实用文章说到底就是作者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写的书面作品,文本是意图的实现者。
  曾祥芹在《文章体裁分类论》中将新闻归入专业文章(实用文体)之专业记叙文,最常见的是消息、通讯和新闻评论三种,报告文学是记叙类变体文章。新闻作为实用文章的一种,同样具有现实的交际和交流功能。苏宏元指出,新闻文体的本质特征是真实的再现,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地向受众传播。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全世界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一种规律,这表明新闻既坚持客观性又具有倾向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报道中所谓的真实事件是一个经"选择"和"塑造"后的结果,是根据不同背景的意识形态,通过叙事技巧、语言技巧和视角技巧建构出来的。由此可见,新闻在传播事实的同时,也在传播意识形态。
  新闻属于实用文章,新闻阅读自然被归为实用文章阅读。王尚文指出,汉语作品(区别于文学作品)教学就是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学习作者美好的意图和通过书面话语实现意图的能力。[3]王荣生在《实用文教学教什么》中指出,实用文阅读是为了获取文章的意思,阅读是理解。他又在《"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张》中指出,在新闻阅读教学中,所谓获取信息,主要不是指报道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报道的叙述中乃至报道背后所隐藏的信息。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实用文章阅读是读者(听者)与作者(说者)围绕实用文章进行的对话。
  鉴于此,我们主张,新闻阅读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如何实现的。新闻阅读的教学内容应定位为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传播什么),因为作者写作新闻的意图恰恰是"新闻叙述背后所隐藏的东西"之一,同时关注材料的选用和手法的运用(怎么说)。
  在文本解读时,我们主张从写作意图入手,因为意图决定了写什么、怎么写等,而把握文本的意图则主要从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两个角度去考虑。基于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作者为什么写这个作品?(内引外联,还原语境,明晰意图)
  2.作者写了什么内容?(事实、观点等)
  3.作者是怎样写的?(写作技法等)
  4.作者选择的言语内容(事实、观点等)是否能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5.作者选择的言语形式(叙述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修辞运用等)是否有助于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6.文章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
  通过文本解读,学生能够把握新闻的主题结构、叙述顺序、表达方式、材料特点、语言风格、修辞运用等与作者意图之间的关系,同时打通读与写,摆脱以往"从文学鉴赏角度关照,从实用写作角度要求"的新闻读写不一致的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