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设情境、唤起情智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导人等起始环节。上课伊始,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内容,在引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心理状态调整或引导到教学内容上,唤起学生有意注意,引发情感共鸣和精神渴望,为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造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有所触动,情智萌发。 3.整体感知、把握情智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全面理解课程内容,师生共同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课文教学为例,这一环节会涉及对作者、线索、文意的了解,对文章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初步赏析,对作者态度和作品思想的初步把握。在对文意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学生开始综合思考作品的写作背景,研究彼时彼地作者的心境,推敲关键词句的意味,分析表达手段的使用效果,这一逻辑思维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心智得到滋养的过程,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阅历,去体味作品情感,二者互相观照,获得情感的濡养。在这一环节,师生的角色作用将随内容的难易互为消长,教师要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条件,为表达交流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以促进学生情智自由且茁壮生长。 4.升华情感、生成智慧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将进人对感知内容的内化阶段。通过对文本中情感的赏析,对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升华,上升到美学层面,让纯粹的情感体验彰显人文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趣味追求;通过对文本主旨意蕴的讨论凝缩提炼,从哲学高度进行把握,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理想。学生情智的优化要经历一个不断反复深人、逐渐强化的过程。赏析时需要对情境进行逭染,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引导学生将内心美好细腻的感情表述出来,共同欣赏品鉴。 5.总结迁移、运用情智 这一环节是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模式的高级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特别注意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进行类型化概括,让学生经过对类似题材及体裁内容的学习,由浅人深、由生疏到逐渐熟练掌握一般规律和方法,形成可再生性持续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这也是学习智慧的体现。具体到每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都要注意进行学习思路方法的总结提示,尤其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将化为能力,并不断刺激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其不懈努力,从而走上语文情智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总之,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知情意行不断得到加强和优化的过程,是语文情智并重的过程,也是教师情智随之更新、充实、趋向更加优化的过程。这里所列出的只是该模式的一般流程,具体到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体裁形式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二)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的实施原则 1.知为前提、情智并重原则 情智并重,并不是要跨越知识和能力去取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形成,以此为基础和前提去发展学生的情感智慧,并把学生的情智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2.多维互动、教学相长原则 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模式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强调教师、学生、文本课程相互联通,以教师的情智发挥为引子,唤醒学生的情智潜能,师生共同去发掘课程文本的情智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保持饱满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智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则要积极地感受召唤,研读文本,多向交流沟通,主动参与到情智认知和互动中来,促进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教师也获得情智发展。 3.关注差异、灵活变通原则 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不可能完全适合所有教学场合、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者或接受者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及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机智应对、灵活变通,这对教师的灵活变通能力和教育智慧提出了挑战。 三、结语 通过运用情智型教学模式,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孕育了理想信念,而且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情智和谐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教学相长,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学语文情智型教学模式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在理论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学习现代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总结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情智型教学的理论深度和水平,加强同行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在实践方面,一是要认识到情智型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表现为"双主体性",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重视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二是情智型教学注重师生、生生的对话和交流,而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如何有效面对差异进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孙双金.情智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J].小学教学参考,2007,(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