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立身修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时间:2016-01-12 09:40 点击:
【论文摘要】立身修心教育旨在充分发挥劳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深厚和扎实的基
  【论文摘要】立身修心教育旨在充分发挥劳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深厚和扎实的基础。立身修心教育借助学校传统的劳技育人特色的基础和优势,把"技术"和"艺术"作为实现立身修心教育的抓手,带动学校整体办学特色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确立立身修心教育理念,通过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丰富校本课程门类,探索问题导向能力的教学模式,完善软硬件建设并提供丰富资源,开辟多种渠道和平台锻炼学生能力等教育实践探索,努力创建高水平特色学校。
  【论文关键词】立身修心;学生终身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近些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天津附中)在60多年劳动技术教育传统和特色基础上,探索以立身修心教育为特色办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育人目标,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立身修心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立身修心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孝经o开宗明义》中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庄子田子方》中有"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在21世纪的今天,立身修心教育不仅对于青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依然重要,而且对于整个社会都会有重要影响。
  (一)立身修心教育的内涵
  立身修心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深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管理制度、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资源环境、师资队伍等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与优化,充分发挥劳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深厚和扎实的基础。在具体的育人目标上,立身修心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在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养成健全的身心、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基本的综合能力。立身修心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政策所强调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探索。
  立身修心教育中的立身与修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彼此融合的两个方面;同时,立身与修心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又各有侧重。其中,"立身"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生活能力,满足今后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做事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修心"教育指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精神丰富、品德良好、身心健全的人,重点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因此,立身修心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任务的实践探索,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要让每个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1]的要求有着内在的高度契合。
  (二)立身修心教育的特征
  1.以技术和艺术为龙头带动学校办学特色的深度变革
  立身修心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借助学校传统的劳技育人特色的基础和优势,把"技术"和"艺术"作为实现立身修心教育的两个抓手,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办学特色的深度变革。这里所讲的"技术"包括劳动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的教育内容,以普通高中科学领域和技术领域的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社团活动为依托,着重培养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工作生活技能[2]如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或积极主动的能力等,为今后全面参与社会奠定基本能力基础。而"艺术"则是指音乐、美术和文学艺术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与综合审美能力的教育内容,以普通高中人文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社团活动为依托,着重培养经合组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3]如根据不同的情境自主行动,或者与各种背景的人有效互动等。学校通过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多种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高中三年中掌握多项基本技术与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反思意识与实践能力,涵养技术素养、艺术修养与道德情操,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