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

时间:2016-01-12 09:40 点击:
【论文摘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在某种意义上,软实
  【论文摘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在某种意义上,软实力的发挥远胜于硬实力的比拼。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一带一路"愿景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华人华侨人才、海外高端人才以及急需领域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面对需求与挑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应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以"内生"和"外延"为路径,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办学,创新实践,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论文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教育路径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要义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东中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世界繁荣发展与和平稳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因如此,国内外研究者也将"一带一路"称为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次开放"。⑴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目标,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点。[2]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的因素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应该看到,无论是解决"一带一路"战略构思的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截至2014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10余家央企中已有80多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设立分支机构。[3]由于沿线国家国情差异较为明显,投资项目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出去"企业是否有既熟悉沿线国情又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的高端人才,而调查发现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甚至超过资金和技术需求。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显示,88%的企业高管认为,海外并购或投资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人才。[4]无独有偶,人才问题同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关切。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也指出,"人才因素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关键。东盟国家拥有大量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优势"。[5]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和安全关切的考量,更重要的在于对全球文明的意义。"一带一路"连接世界的主要文明,将为全球一体化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6],同时也为中国发挥地区和全球领导作用提供了机遇[7]。要想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要重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但更应强调规则制度的"软联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人联通"。"一带一路"建设只有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工商业界等有关方面提供全面、深人的文化和专业培训,才能有效实现"政策沟通";只有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声誉,往来于各国间的专家学者、文化使者,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式进人到整个社会的肌体中,才能实现"民心相通"。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以"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培养为战略重心,着力"培养人才,打通人脉,互通人心",是民心相通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必由之路。因此,重点谋划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布局调整和彳了动策略,为我国及沿线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合作与交流,让沿线国家的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从而实现合作共赢。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应有的行动。[8]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已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各类人才,但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时,我国的人才培养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本在于民心相通,而核心在于培养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互通。
  (一)创新创业人才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提供多元选择。同时,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也能充分挖掘高校毕业生的潜能,提升经济生产率。其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提升青年创业品质。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投人不断增加,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青年创业人才短缺,研发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造成创业品质低下。高校学生是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创业群体,以创意、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创新创业赋予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能够在高校实验室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中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创业人才支撑。最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推进创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鼓励创业是欧洲国家摆脱经济低迷、亚洲诸多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重要途径。
  (二)国际组织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国家间相互依赖不断深化的世界政治中,国际组织在各个议题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治理功能。中国是国际组织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更是为我国深化开展与国际组织合作乃至建立新型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当前,各国在国际组织竞争的背后,是各国国家实力的博弈,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负责人长期由欧美国家"垄断",为的就是操控国际经济事务的主导权。换句话说,谁掌握了标准和规则谁就有话语权。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正在变化。中国已从国际规则的适应者,逐渐变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加强"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度无疑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三)海外华人华价人才
  据国务院侨办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外华侨华人已超过6000万人,分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还有3000多万归侨侨眷生活在中国各地。[9]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广大华人华侨在开拓国际经济科技合作、推动慈善捐赠事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海外华人华侨既熟悉所在国的社会、法律、文化与风土人情,同时又极其关心和了解祖国、家乡的情况,是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充分培养、教育和发挥海外华人及新老侨民、侨友"润滑剂"、"缓冲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将为有效、快速推进这一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四)非通用语言人才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制度保障,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要实现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需开展广泛的政府外交、公共外交、文化互鉴、学术交流、媒体合作等,这些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提出巨大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英语等主要语言教育的投人较大,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特别是非通用语言重视不够。据统计,与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所涉的语种约95种,而我国仅能开设54种语言课程。10"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而我国内地高校教授的语种仅20种。[11]目前非通用语言人才短缺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需要加大力度培养。
  (五)急需领域专业人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