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教师的课堂学习力(上篇)

时间:2015-12-02 09:26 点击:
【论文摘要】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课堂学习是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的关键路径。课堂学习力是教师自我教育的生长力。作为教师生命能量的课堂学习力揭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展现出由课堂关注力、课堂判断力和课堂表现力
  【论文摘要】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课堂学习是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的关键路径。课堂学习力是教师自我教育的生长力。作为教师生命能量的课堂学习力揭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展现出由课堂关注力、课堂判断力和课堂表现力组成的内在结构。提升教师课堂学习力的关键是让教师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而且知道这么做意味着什么。具体而言,就是以背景性知识凝聚关注,以结构性范例形成判断,以创造性空间促进表现。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课堂学习力
  当中小学教师将教科书和教案烂熟于心时,当教师放下分数和排名时,当教师带着探究和好奇走进教室时,教师的课堂学习力开始启动。此时,呈现在教师面前的课堂已不是一个封闭的"盒子",也不是由外在力量操控的"厂房",而是以教师体验为基础的"世界"。如果说,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那么,教师就是通过与这些"接触面"发生关联,从而能动地构建起课堂世界。"真正的我思不是思维与这种思维之思维的面对面;它们只能通过世界连接在一起。"]由此,教师的课堂学习力不是分解课堂的认识能力,也不只是教师产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而是教师与课堂建立关联的生命力。
  一、课堂学习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课堂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的教师职业培训活动并没有转化成课堂上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内容"。这并不是说教师职前职后培训活动没有传授关于课堂教学的模式、策略、方法和内容,而是说这种远离课堂的教师培训形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低下的。回归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这里的课堂,不仅指的是作为实体存在的课堂,更指的是作为本质存在的课堂教学交往活动。回归课堂,就是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交往与学生建立关联的实际状态呈现出来,然后基于这些师生交往的实际状态谈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空间。一句话,回归课堂就是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情境性和意向性。有了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情境性,教师就不会在自我蒙蔽中假想学生是_讲就听、一教就会,甚至是严格自律、无师自通的,而是将学生放置在一个会变化、可塑造,但是主客合一、复合矛盾的分析框架中。认识和理解动态的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开端。与此同时,当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如何处理学生回答作为与学生建立教学关联的基本形态时,教师就会在摒弃"对还是不对"或"换一位同学回答"的简单回应模式中获得专业发展的意向性。"每一个感知的特征都在于这样一种意向,即:将它的对象当作一种在生动的自身性中的东西来把握。"毫无疑问,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在头脑中事先预存下一个相应的答案。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向性体现在:这些答案不是衡量学生对错的标准,而是洞悉学生思维的轮廓。"每一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一个提炼教师猜想和假设的机会。教师可以明白学生知道什么和他们能做什么,他们需要在什么地方提升,以及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实现提升。"当教师开始洞悉学生思维时,。我的课堂应变能力提高了,我开始重新认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了,而且我对自己的教学也更有自信了"。
  课堂学习--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的关键路径。"课堂分析是教师作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成长的基础。"当前,中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展开的反思更多侧重于在教学之后"报告自己产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认识",这些认识不仅缺乏理性分析课堂的内容框架和思维结构,而且这些停留在言说层面的认识给教师课堂教学行动带来的变化也是微乎其微。离开了教师行动上的转变和改变,反思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课堂学习是将反思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主要途径。在教师的课堂学习中,着力点是提升学生,切入口是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师提升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学内容不是用学科语言叙述的学科知识,也不是表征学生掌握知识的某种学习产品,而是需要不断进行转化的材料。牢牢抓住教学内容在师生交往中的媒介作用,就把握住了教师反思与实践相互调节、转化、勾连、统一的命脉。作为转化材料的教学内容包含着两个方面,"即学科领域的概念和其呈现的形式"。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特征深思熟虑地挑选出一些具体的、关键的、有力的学科概念。这些概念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观念等方面得以提升的中介。然而,这些概念并不是借助记忆就能掌握的,也不是靠教师事先设计一个或演绎或归纳学科概念的教学活动就能让学生自动习得的。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的关键路径就体现在:教师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就开始遭遇各种始料未及的冲突与不适。这些冲突与不适既可能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成熟程度,也可能来自于学生在经验、知识、能力、技能、家庭、环境、身份、地位、倾向、信条等方面的差异性。"真正的思维活动必定要求儿童的思维自己在其内部发展中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以便意识里能产生概念。在这一领域里一切研究的最重要的结果是一个牢固确定的原理,即在心理上呈现为词义的概念是发展的。"由此,教学内容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就建立在教师对学科概念的词义不断进行转化发展的过程中。当教师开始转化教学内容时,教师真正体验到知识、经验、思想、情感等因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流动","在课堂上我可以随着学生的变化改变我之前的教学设计,学生也会因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东西在流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