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中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争(下篇)(2)

时间:2015-12-02 09:25 点击:
形式与内容之分导致教学研究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差异乃至对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不能够相容。尼耳斯玻尔在量子物理学研究中发现原子现象的任何观察,都将涉及一种不可忽略的各观察器械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结

  形式与内容之分导致教学研究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差异乃至对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不能够相容。尼耳斯玻尔在量子物理学研究中发现"原子现象的任何观察,都将涉及一种不可忽略的各观察器械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结果不是观察对象的纯然反映,而是观察对象、观察者和观察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观察手段所获得的观察结果之间可能是对立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是不可相容的,而必须认为它们是以_种新颖的方式而"互补"的,并且只有这些现象的总体才能将关于客观的可能知识包罗罄尽。玻尔认为,这种互补现象不仅存在于量子物理学中,在如生物、文化等诸多领域也存在着广泛的互补现象,互补原理是一条哲学原理而不仅仅是物理学原理。依据互补原理,我们发现教学研究的领域_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矛盾并不意味着它们孰正孰误,这只是由于两种研究取向采取了不同的切入视角、研究路线和解释方式而导致其研究结果的差异或对立。领域一般教学研究从教学形式切入,基于共性的观念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所有教学活动所共有的_般规律自然成为教学研究所希求的结论。领域特殊教学研究从教学内容切入,基于个性的观念进行研究,自然更多地看到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否认教学规律的普适性也是可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可分离地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不论是从教学形式还是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研究都是有所助益的。教学研究的领域-般与领域特殊是互补的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不可公度性,"不可公度性蕴涵着不可还原性,但并不蕴涵着不相容性",两种研究取向在本质上是相反相成、共存互补的。事实上,也只有这两种对立而互补的研究取向所揭示的知识总体才能将教学客观的可能知识"包罗罄尽"。
  互补原理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规律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事物在不同层面上的运行受不同的规律系统支配,基于某个层面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在其特定层面上适用。基于教学形式的领域一般教学研究所揭示的普适性原理长于解释教学活动的_般机制,当教学活动侧重于形式规范的层面时,普适性规律对教学活动具有更显著的作用。例如,如果将知识看作人类活动经验的结晶,所有的知识都具有无差别的启智意义,教学如果注重使学生掌握这种现成的、累积性的知识,那么以形式化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人类的共有知识。一般性的教学理论给教师提供了简洁实用的操作框架,它能够给教学活动带来确定性和稳定性,使教学活动获得可预见的结果。当教师对教学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的追求胜于精致性和灵活性时,普适性的教学规律将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导。新任教师受这种普适性规律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显,就是因为他们急需使教学获得稳定的秩序以有效把握教学进程。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同样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永远需要保持_定的形式和秩序。但是这些普适性的教学规律不能解释和指导所有的教学活动。一旦教学活动进入到更加精细的层面,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的制约作用开始突显,可能就需要更加重视教学的特殊规定性,遵循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原理了。比如,学科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一般能力的培养,它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这时就需要特殊的规律来指导教学活动。音乐能力的培养很难在物理、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完成,必须结合音乐知识,按照音乐的学科特性实施特定的音乐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顺利形成良好的音乐能力。成熟教师的教学亦明显受领域特殊规律的影响。他们进行教学时往往先从教学内容入手,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而决定使用何种教学形式,或者对某种教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创造。其教学不是以教学形式裁剪教学内容,而是基于教学内容生成教学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他们重要的教学行动逻辑。
  同时,不存在没有形式的质料,也不存在没有质料的形式,"每一事物本身都作为形式化的质料而现实化"。事物的逻辑决定研究的逻辑,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之分产生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分,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因而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也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佐证、互生互长的互动关系。只有以关系的视角去认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互动的眼光去理解两者的关系,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或领域特殊各自的立场偏见才得以显现出来。实际上,诸如内容与形式、能力与知识、共性与个性、全体与个体等教学领域的诸多争论主要是由于受二元论思想的影响而将本来统_的教学活动进行思维的分解,经过了分析的过程认识教学活动的部分,但没有经过综合的过程将它们重新组织起来,致使它们之间失去了本来就存在的关系特性。观察专家教师的教学,我们发现他们既没有直接使用形式化的教学理论,也没有听任教学经验的随机发挥,而是一方面学习多种教学理论,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这些理论进行变换、组合与创新,另一方面又努力将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抽象化和系统化,上升为某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教学理论,最终形成成熟的、融技术和艺术为_体的教学风格。在他们看来,技术意味着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的符合,使教学内容得以顺利融入教学过程,艺术则意味着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的超越,充分彰显了教学内容的内在属性和本体价值。所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各自在教学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教学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揭示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而获得统一和同一的:一是教学内容如何进入教学活动,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操作,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使教学内容从经验的具体上升为理论的具体;二是教学形式如何因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产生形变,产生什么样的形变,教师又是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而修改其对一般教学理论的理解和体会,如何因教学内容的介入而将外在的教学理论内化为个性化的教学知识,使教学理论从抽象的形式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在这个层面上,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和领域特殊便能够达到统一,教学实践的诸多两难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