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复杂论视域中的大学课堂构建(下篇)

时间:2015-11-27 09:12 点击:
3.复杂论中的教师、学生及其相互关系 复杂系统的主体的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师生关系是一种切实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是角色互换的,是平等的表达者群体,是一体两面,即在同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主体,体现互主体性模式[27]。在其中,
  3.复杂论中的教师、学生及其相互关系
  复杂系统的"主体的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师生关系是一种切实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是角色互换的,是平等的表达者群体,是"一体两面",即"在同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主体,体现'互主体性模式'[27]。在其中,教师不是"匠人独白"的角色,作为良师与益友,既严于律己、诲人不倦,又不是滔滔不绝、一味灌输的"教育机器"他们时而静听学生的倾诉,时而沉默等待学生创造的涌现,总是对学生抱期盼之心,像燃灯者一样,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师生,在这种具有真正主体性的相互关系中,能够建立理解与互动的关系,他们"合在一起或相互作用,构成我们所谓的情境"。由互动关系构成的情境,为教育的生长提供了土壤。教师视学生为具有能力与潜力的探索者,教学在这一情境中不断得以改组、改造、转化,构成其无序的有序性,发挥主体间的自组织作用。
  复杂论师生观的反思意义在于,它直指师生关系的控制性、标准性的顽劣之症。它视师生为灵活的主客体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29]。学生是独立的、多样性的、有潜能的主体,教师尊重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自组织,学生以自我理解、建构、猜测与反驳形成自己的思想"沟壑"教师则是一个共生体,既能够掌握教学的理论,又能够意识到"理论是苍白的,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使得教师"借此支配学生的心智,支配学生的人格发展"[31],以奖励、惩罚、诱使、威吓来固化师生关系,这便是师生关系长期被扭曲,课堂经常"冷场"的原因。
  复杂论师生观的建构意义在于,复杂论的"不确定",让学习者有最多的机会进行自动的互动,从而产生个人最有意义的话语。32]教师的角色则不只是管理者、规训者,并且他也"不一定要是个完完全全的学者"因为,"当学生并不觉得教师是一位教育者的时候,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作用"[34]。杜威曾说,"教育自由是一件争论很多的事情,或者说正在受到指责的事情"[35]。但复杂论塑造的师生关系,正是置于这种教育自由的情境之中,"威望存在于随和交往之中,尊重存在于平等相处之中,教导存在于相互研讨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友好的交谈者,"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要背景的交流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观念共享和思维激活的过程"。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38]。这是复杂论大学课堂师生关系的真谛。
  三、复杂论视域中的大学课堂
  教学方法:主体性思维活动方法以目标为指向,是系统的、有技巧的,它为学生提供必需的能量。复杂论,它暗示了大学课堂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并且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教学产生不确定性意义,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生成无限创造与发展的可能。
  1.沉浸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