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大学与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下篇)(2)

时间:2015-11-26 14:15 点击:
近些年来,西方学者从研究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过渡到研究大学一企业一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移植并借用生物学的概念,将这三者的关系用三螺旋理论加以界定和解释,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的

  近些年来,西方学者从研究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过渡到研究大学一企业一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移植并借用生物学的概念,将这三者的关系用三螺旋理论加以界定和解释,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的罗伊特o雷德斯道夫教授又通过模型建构发展了这一概念。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联系起来,相互作用、密切合作,使三种力量交叉影响,促进整体协同发展。所以,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大学的教育使命注定它必将成为三螺旋创新系统的核心。[4]
  1.制定法律规章制度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目前没有制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应制度,更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和跨国公司关系的法律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实施相关细则也没有任何与高教机构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规定,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引导与支持政策,使跨国公司对与大学合作缺乏主动性。有专家建言,要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等各方面权责,完善相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提出要加强对企业依法开展职工培训工作的力度、支持一批教育型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等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些政策建议对外企同样实用。国家在启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立法程序及条文撰写时,要一并考虑促进跨国企业与中国高校合作的相关政策,或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时添加相关内容。
  2.加强省级高校同跨国公司的合作
  从各项统计来看,这是一个薄弱环节。之所以薄弱,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是重要因素。合作是维系双方关系的最佳方式,双方必须理解对方的需要。地方政府与跨国公司通过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建立长久互利的合作关系,其成功的关键就是寻求共同目标,建立相互信任。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在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过程中,要拓展国际视野,抓住机遇,"本土黄牛"主动邀舞"外籍大象",通过多种合作,提高自身的办学竞争力。
  3.加强课程合作建设大学与跨国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多方位的,但重点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密切结合,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在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展现某一领域的经典基础理论,展现该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重大科研成果,展现跨国公司研制出的国际先进核心技术,并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把握这些教学精品的精髓。精品课程的编制与讲授一定是一流的教师和一流跨国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高校的通病是过于侧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通用就业能力的培养。跨国公司重视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营销知识,重视企业文化认同,强调职工要有更强的集体归属感。产学研合作可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倡导大学生对自己要有正确评价与定位,端正就业心态,改变精英就业观,大学生的就业理念要同企业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要求相吻合。当前,清华大学正在大力探索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旨在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大学与跨国公司密切合作培养复合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精髓所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