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指向策略指学校变革能力围绕学校教育目的进行建设、巩固和评估的策略,确保变革方向及其实践的道德性、正确性和稳定性一无论学校是否变革,这些目的和目标都是恒在的和清晰的。这是对结果负责的专业态度。结果指向策略可以培育聚焦结果能力、数据驱动能力和庆祝胜利能力。 1.聚焦结果 聚焦结果是学校变革能力建设的第一步,是学校变革目的指向结果变量的能力。结果变量包括学校教育的道德目的及其具体目标。所有学校的道德目的都相同,这也是学校变革的终极目标:学生健康而幸福地成长,教师专业充分发展,学校绩效、质量、声誉良好,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学生为将来在现实世界取得成功做准备。道德目的是一种价值取向,需要转化成为具体目标才能实现。具体目标包括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是对道德目的的具体化和操作化,需要定量分解并清晰表述。关注学习及其结果的意识和能力从目标建设开始,这是学校变革的"定海神针",可以避免学校文化和战略漂移。 2.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指收集和利用学习结果数据进行学校变革决策及其变革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包括收集和使用数据能力建设。 数据可以勾勒出学校进步的完整状况。收集数据能力建设需要学校做好三件事情:寻找、开发收集数据与评估工具一调查问卷、量表、试卷、结构访谈提纲等,也包括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的熟练使用;收集不同来源的数据,建立数据体系:学生学业成果数据包括测验、毕业率和优秀率测验结果、进步率,学生学业成就相关因素数据如分数、成绩单、綴学率、休学和惩罚率、课外活动水平、出勤数量等,还有学校人口统计特征、日常活动情况、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的满意度和态度等数据;17]学校要有定期更新数据的能力,并且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追踪和研究,保持连贯性。教师必须参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 使用数据能力即学校基于数据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能力。学校数据体系主要用于三方面决策。一是根据数据结果调整学校变革方向和态度:评价结果与学生进步目标保持一致,变革可以继续;对实现道德目标和结果无益的变革必须终止;对偏离变革目标和方向的行为进行干预。二是制定改善学生学习计划,包括适用于所有学生的预防系统和适用于极少数学生的高强度干预系统。三是把学生学习和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等数据在合适范围内共享和讨论;公开学业成就最小差距的数据,鼓舞教师和学生的成功和幸福。 3.庆祝胜利 庆祝胜利是对学校变革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进步的巩固能力和仪式。提供放松和庆祝机会,有利于推进学校变革,稳固信心,扩大联盟,积累智慧和能力。如果相关数据显示了某种进步和积极成果,就值得庆祝;找到成功并不断重复、强化,就能够保持变革质量。学校管理者保持敏感性,为短期成功称赞教师,对正面结果进行奖励,以推动更多人支持变革,提高变革的可靠性;定期表扬,把表扬与学校变革目标、价值观联系起来;把正式和非正式表扬结合起来,多运用有人情味的表扬方式;庆祝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团体午宴、茶话会、备忘录、游戏、竞赛等方式都可以尝试。当然,也不能随便宣布变革成功。科特认为,短期胜利包括三个特点:可见性、明确性、与变革最终目标密切相关。[18] (二)一致性培育策略与能力建设 一致性培育是校长管理学校变革过程的策略,指变革过程中行为主体、理念与行为、认知与情感、决策与目标、目标与结果等的一致性。培育和获得一致性的关键做法是:阻力管理、变革会谈、学习能力建设。 1.阻力管理 阻力管理是学校变革管理者对参与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阻力进行干预而使双方趋于同向和同步的能力。首先,明确阻力分布。变革发生后,学校成员感受紊乱,处于不舒服的夹层中。变革管理者要理解变革阻力的认知、情感、行为表现方式,画出变革阻力分布图,标出可能的反对者、阻力强度、阻力表现形式、阻力的破坏力,做出阻力管理决策。[19]其次,掌握阻力周期。有学者指出,这一周期包括否定、抵制、试探、接受四个阶段,而且变革阻力不应该是必须克服的力量,应该利用变革阻力支持变革,与阻力成为朋友。[20]明确变革周期性,对变革阻力搁置或顺其自然有时也是一种好办法。再次,管理变革阻力。对变革阻力进行管理可以参考这些方法:教育和沟通、参与和融人、帮助和支持、谈判和赞同、明确和隐含的压制,等等。 2.变革会谈 变革会谈是一致性对话和沟通的重要方式,缩小变革分歧,体验集体进步,关注变革管理者对话能力建设与沟通过程塑造。使用变革会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会谈方式可多样,或正式对话或非正式交谈,变革会议、师生对话、咖啡谈话、走动管理、在线对话各有不同效果;变革会谈内容包括沟通、讨论学校变革方向、原因、计划、结果数据、阻力等。二是创造双向沟通系统,会谈是对话过程,也是倾听方式一不带任何抗拒、乐于接受别人影响的倾听。三是使用丰富的媒介:面对面会议、电子邮件、时事通讯等,不会产生数据拥塞现象。四是会谈语言与变革目标一致:形成一种通用的变革语言,达成共同理解。五是运用对话冲突的处理技巧,如搁置判断等。 3.学习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