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龚延明.宋代科举与皇帝[J].浙江学刊,2013(3).
[7]曲晓红.古代宗族与科举仕宦的关系研究--以明清徽州社会宗族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3,(5).
[8]郭书愚.为"旧学应举之寒儒筹出路"兼彰"存古"之义:清季豫、湘、赣三省因应科举停废的办学努力J].社会科学研究,2013(3).
[9]叶隽.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对德系资源的比较接受及其相关教育理想[J].教育学报,2013(3).
[10]刘继青.大学改革的理想与困境--罗家伦整理整顿清华大学的前前后后(1928-1930)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11]于述胜,包丹丹.儒者之"学"修身与学艺--以《四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J].教育学报,2013(3).
[12]韩策.师乎?生乎?留学生教习在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境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3]丁钢.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留
学生份博士名单的见证[J].高等教育研究,2013,(5).
[14]林晓雯.1902-1928留美学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3).
[15]谭皓.近代日本军方首批留华学生考略J].抗日战争研究,2014,(1).
[16]肖朗,肖菊梅.清末民初教学论的知识结构、特征及其影响--以教材文本分析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3(1).
[17]靳健.我国教学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李乾明.近代教学理论"化"的历程[J].教育科学,2013,(3);荀渊.近代知识与教育变革的普遍化取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3,(5).
[18]李卯.《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
[19]靳健.我国教学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0]李乾明.近代教学理论"化"的历程[J].教育科学,2013(3).
[21]蔡铁权.近代文化转型与数学、数学教育的嬗变[J].全球教育展望,2014(1);吴小鸥.李想.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J].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014,(1);刘超.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以"清朝史"叙述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4,(3);石鸥,李水平.民国时期的一次高强度教科书控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2).
[22]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功能论争的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
[23]杜成宪,等.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7-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