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社会性-情绪学习强调儿童青少年在识别、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建设性解决冲突,做出负责任的决策等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能力的学习。社会性-情绪学习包括自我意识、社会性意识、自我管理、负责任的决策和人际关系管理等五种核心能力的学习。社会性-情绪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一情绪能力。社会性-情绪能力的发展有助于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提升学业成绩;有助于预防问题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有助于良好品德与公民素养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借鉴社会性-情绪学习方面的研究,注意基于证据的实践取向,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社会性-情绪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加强对多种教育举措的整合协调;重视影响学生成长的多种社会环境要素的协作与整合,发挥综合效应。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生;社会性-情绪学习;社会性-情绪能力;基础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大批学者和学术组织围绕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能力、社会技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众多旨在促进儿童青少年情绪、社会性发展的教育项目。其中,以1994年成立的"促进学业、社会性和情绪学习协作组"(theCollaborativeforAcademic,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CASEL)提出的社会性-情绪学习(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SEL)理论与实践项目为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绪能力(socialandemotionalcompetence,SEC),并以此预防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改善。该项目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育,一经推出便迅速被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学校或教育管理部门所重视和采纳,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
本文试图对社会性-情绪学习的内涵、功能及能力培养等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助益。
―、社会性-情绪学习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里的各种立意良好的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方案比比皆是。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对学校的使命、首要任务,以及学校文化的足够理解,许多儿童权益代言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所提出的针对学生问题的措施只是零散的、缺乏整合协调的。[1]
诸多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促进健康发展的方案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促成了1994年费兹研究院(theFetzerInstitute)举办的一次会议。与会者包括基于学校的预防研究人员、教师以及儿童权益代言人,他们长期致力于促进儿童的积极发展。这次会议成立了"促进学业、社会性和情绪学习协作组"(theCollaborativeforAcademic,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CASEL),CASEL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其目标是开发高质量的、基于证据的社会性一情绪学习项目,以此作为从学前到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组织还建有专门的网站。[2]在此次会议上,CASEL首次提出"社会性一情绪学习"(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SEL)这一术语,把它作为一个概念框架来应对青少年的需要,以及学校在满足其需要时采取的措施所具有的典型的碎片化特征。他们相信,与那些针对特定问题的单一性干预项目不同,SEL能够在消除问题行为的深层原因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