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

时间:2015-10-16 09:09 点击:
【论文摘要】教师的专业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以道德为教育的最高使命,用道德导引教育实践,以道德为专业服务手段,凭借道德获得社会声誉。因此,道德才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我们需要聚焦道德维度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化,以道德为基,重构教师
  【论文摘要】教师的专业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以道德为教育的最高使命,用道德导引教育实践,以道德为专业服务手段,凭借道德获得社会声誉。因此,道德才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我们需要聚焦道德维度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化,以道德为基,重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道德;品格;教师专业发展
  如果说教师专业化是提升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必由之路,那么探讨教师如何专业化必是紧随的核心议题。参照医师、律师此类成功的专业典范,实现教师知识的专精化、系统化是当前较为统一的关注路向。遵从医师、律师的专业标准,既有的教师知识既不深奥,也缺乏系统性,教师勉强够上“半专业”或“准专业”的资格。因此教师专业化需要在教师知识研究上有更多投入。唯有如此,教师的专业自主和社会地位才能立基于坚实的专业知识之上。然而如同罗杰·索德(Soder,R.)所言,这是一种基于相似性论证的专业化饰辞,这种论证实质上抛弃了教师职业的内在优势而去攀附医师的标准。索德认为,教师专业化饰辞应转向对教师本质界定的基础性论证,即依据教师职业的内在优势和本质特点来论证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及路向。[1]一味地向医师、律师专业看齐,削足适履式的专业化取向,非但无助于教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反而致使教师专业特色消弭,丢失长期发展而累积的优良传统,致使职业社会声望的降低。我们将试图证明,虽然同属服务性的社会工作,但教师职业有着不同于医师、律师等专业的内在优势,这不仅需要职业的专精知识,更离不开从业者的道德修为。教师专业是一类以厚重道德为底色的事业,聚焦道德才能走出教师专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教师以道德为教育的最高使命
  在一般人看来,教育具有多种目的,既可以是锻炼身体,也可以是充实心灵,还可以是发展某种谋生技能。倘若我们将此抽象为帮助和促成他者的发展,那么教育必然隐含着将他者视为目的本身,视他者为目的而非手段在康德看来具有强烈的道德意味,教育在本质上无疑就是道德的事业。为人、助人的层面看,教师与医师、律师具有共同的目的,但与医师与律师相比较,教师是唯一一类以影响人道德成长为目的的从业人员。虽然医师与律师也涉及伦理道德,但主要出于维护服务对象的权利、增进服务对象的利益而存在,没有影响服务对象的道德的主观意图。教师职业则不同,古今中外无不赋予教师道德教育的使命,甚而一度以道德为教师工作的唯一目的。
  在古代儒家眼中,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所谓“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教师必须“教之于事而喻诸德”(《礼记·文王世子》),即是教师不仅仅教授科目,重要的是阐发其中的道德内涵。比如,儒家教“射”,主要不是培养射手,而是通过射箭的活动,让学生懂得“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的道理。总之,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德之所存,教之所存,师之所存。弘道扬善、培育道德君子是教师的终极追求。无独有偶,西方哲人苏格拉底也将讨论道德议题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最好事情。他曾说道,“每日讨论道德与其他问题,你们听我省察自己和别人,是于人最有益的事”,“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2]科学教育学的创建者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将道德作为教育最终的唯一的目的。虽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技能学习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仍旧应该将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置于教育的首位。教育乃是道德的守护者、社会道德前进的推动者,假若教师放弃道德教育的目的,那不仅是教育的灾难,更是人类社会的灾难。
  二、教师用道德导引教育实践
  虽然如今的社会多有批评医德的滑坡甚至沦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实际:在医德和医术之间做出选择,人们一般会优先考虑后者。医德与医术难以两全的时候,更多的人宁愿选择医术高超但医德有瑕疵的医生,而不会考虑医德高尚而医术欠缺的大夫。但是,在挑选教师时,一般人绝不会选择一位教学技术娴熟但德行明显有亏的人担任自己孩子的老师。教师专业固然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道德的需要尤为必要且优先于知识与技能。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