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理性语文教学:培养明理善辨的公民(上篇)

时间:2015-10-15 09:35 点击:
【论文摘要】理性语文教学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开展理性语文教学,要明确高层次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要整合意义连接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要创设开放的全语文情境,引导学生个性体验;要尝试以评为中心的读学活动
  【论文摘要】理性语文教学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开展理性语文教学,要明确高层次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要整合意义连接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要创设开放的“全语文”情境,引导学生个性体验;要尝试以评为中心的读学活动,促进学生反思表达。
  【论文关键词】理性语文教学;理论构建;内涵;课堂策略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重建人的价值理性的育人过程。一个人通过语文学习,与自然的、感性的及理性的东西构成触突网络,形成文理通融的思维模式,从而育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应重视理性思维在语言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充分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资源,强化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缜密逻辑理性的训练,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一、理性语文教学的理论构建
  1.理性语文教学的定义
  理性语文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强化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的训练,挖掘并培养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明辨善思,最终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的学科教学活动。也就是说,理性语文教学基于语言学习的教育性与生命性,通过训练心灵、启发智慧、完善人性,使学生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它以创造、建构和生成为方向,以个体生命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的,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自我建构,在个性体验中反思表达。在这样的教学中,理性思维得到培养,生命个体的真实意义得以彰显,幸福人生得以奠基。
  2.一个关键概念
  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是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理性主义是西方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近现代许多教育家都把理性教育看作是普通学校教育的核心。理性语文教学关注理性思维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追求生命意义的实现与超越,为学生精神世界健全、丰富与自由充实地发展提供了可能。
  3.两对重要关系
  (1)感知领悟与理性分析
  感性和理性所具备的不同特性和功能,决定了两者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对人的生长而言,两种因素都不可或缺,这是人性丰富完满的必然要求。从教学实际来看,没有理性和逻辑的参与,阅读与教学将很难达到应有的深度。盲目地动情,以感情代替逻辑,用笑声代替思考等,会导致逻辑理性精神的匮乏。如果缺失了逻辑理性这个内核,语文课程就会失去根基,语文素养也会失去灵魂。理性语文教学虽然强调理性思维的培养,但它并不排斥或忽略感知领悟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理性语文教学追求感知领悟与理性分析的和谐统一,强调感知领悟与理性分析的相互补充。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中优美的文字、意境、人性和情感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的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及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透过形象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
  (2)个体生命价值与核心价值观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