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丑小鸭,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你是多么高兴!可是别人讨厌你、讥笑你、欺负你……你只好钻出篱笆离开了家,在湖边的芦苇丛中悄悄住下。你是多么孤单!但是你羡慕天鹅,向往美好的生活!
亲爱的丑小鸭,你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强!
学生在读这封信的时候,刚学的生字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现。学生在这个有了感情色彩的语境中反复涵泳,用心体会,他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已经不再是那单调枯燥的词语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甚至是电影了!这些词在具体的语境中鲜亮起来,飞扬起来,它们不再是单个的词语了,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意象进入到学生们的世界。
要让词语成为学生表情达意的工具,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沉入到词语的感性世界,在语段中“深入浅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盘点中理解、在理解中盘点。
四、分层深入,螺旋上升
应用,才能激活学生字词库存中的储备,打通词语和语境的路径。词语的掌握是习得性的,它需要在不断的反复、重现中才能巩固并被充分掌握。而教师选择和呈现的巩固性练习的层次性、针对性、开放性和挑战性将影响学生对所学字词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例如人教版第四册《北京亮起来了》教学片断:
第一层次:初读课文时学习词语。
教师出示词语: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焕然一新、银光闪闪。
师:谁有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大多数都和灯光有关。
生:有三个词语中有个“光”字。
师:是呀,这些词语中要么有光字,要么有火字旁,都表示亮的意思。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古时候有了火就亮了,而现代有了灯光就亮了。
第二层次:研读第二自然段时理解词语。
师:请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长安街亮起来了?
结合图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华灯高照”。
师:长安街与银河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吗?
(学生兴奋地讨论)
师(趁机追问):课文中写什么金碧辉煌?如果用黑色的夜幕为背景,用彩灯作画笔,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课件出示)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建筑物呢?
(学生饶有兴趣地踊跃发言)
第三层次:在巩固拓展时运用词语。
在巩固拓展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课文内容创生的环节。
师:本文作者写这篇文章已将近10年了,10年前,北京的夜晚就那么美了,那么如今的北京夜晚就更美了,让我们去一起去欣赏(出示鸟巢和水立方的夜景图片)。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介绍夜晚的鸟巢或水立方吗?(两幅图下出示一些供学生选用的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案例中,结合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多层次、针对性强、富有“语文味”的词语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词语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并有效积累语言,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北京鸟巢和水立方的夜景图,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课文进行创生,为中高段写话作有效铺垫。这样的设计,既是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词语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词语的积累,更要关注词语的运用。可以基于文本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自由选择几个词语练习说一句或一段话,循序渐进,慢慢引导。有时候,还可概括教材的特点,开展主题式的故事创编。低年级孩子想象丰富,借助关键词语创编童话故事,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因此,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言实践中,与认识事物相互结合,与学习文本水乳交融,使学生在学词的同时,发展语言,让词语在低段阅读教学中“生根开花”,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