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1、高职毕业生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能力分别与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以及总 的就业质量之间均呈现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对社会能力以及各维度分别与就业质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能力越强其就业质量越高;社会能力中的解决问题 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对就业质量的解释性最强,在现实招聘中,虽然企业的招聘广告中更多出现团队协作能力,但实际上最关注的仍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对 企业真正有用的人才。 2、男女生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针对男女生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男女生的社会能力和就业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男生的社会能力与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总的就业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482、0.573,且均通过显 著性检验(<0.05)。对比全体高职毕业生,男生这个群体的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更强。对男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的社会能力与就业 质量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即社会能力强的男生就业质量更高。 单独对女生群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的社会能力与客观就业质量、主观就业质量以及总的就业质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微弱,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对于高职女毕业生而言,社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并不明确,即影响女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四、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提高其就业质量 (一)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引进课程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与人合作”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一般。这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相关课程的实施。目前,高职院校承担培养社会能 力的课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课程主要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价值观的准确采纳、培养学生对规范和社会关系的正确把握 等。一类是人文素质课程,这类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自身修养。但是,这两类课程对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实际效 用不是很大,因为两类课程不管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方法都没有针对性。西方国家的大学开设有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分为社会技能课程、自我管理课 程、情绪情感课程。可以学习借鉴,在融合现有社会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编制《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理论与实践》(包括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实践活动和考核 评价四个方面)等教材并付诸实施。另外,可以参考西方国家高校的做法,引进或培养专职的高职院校社会工作者,发现和解决学生中的社会能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