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3)

时间:2016-04-27 09:14 点击: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5-HT系统功能的紊乱[10]。目前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是帕罗西汀,它是一种 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可以降低神经元终端前膜上5-HT的受体敏感性,抑制神经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5-HT系统功能的紊乱[10]。目前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是帕罗西汀,它是一种 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可以降低神经元终端前膜上5-HT的受体敏感性,抑制神经元再摄取5-HT,使5-HT含量升高,除微弱地抑制NA和DA的 再摄取外,对其他递质无明显影响,口服吸收迅速,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远期疗效好于丙米嗪,不良反应轻微,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口干、恶心、乏力、厌 食、便秘、震颤、性功能障碍、荨麻疹等,锥体外系反应少见[11-12]。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均密切相关 [13-14]。认知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人或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找出错误的认知并加以纠正,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焦 虑,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个情境而不产生强迫行为,直至强迫症状缓解或消退[15-17]。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在Y- BOCS、SCCS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Y-BOCS、SCCS评分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Y-BOCS、SC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证实了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疗法,这是因为在药物药效的基础上,认知行为疗法能够 对患者产生心理效应,分析患者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修正患者原本错误的认知及因错误认知产生的相应行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对照 组为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自我和谐,从而提高整体疗效,临床疗效优于帕罗西汀单一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秀芳,黄美莲,叶秀娟.舍曲林单用与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4):238-240.
  [2]黄芳芳,李占江,韩海英,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强迫症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9):643-649.
  [3]陈汉华.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35):23-24.
  [4]徐青.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2):58-59.
  [5]于妍,杜启峰,李水洪,等.动力性心理治疗合并帕罗西汀对强迫症患者疗效及防御机制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6):509-512.
  [6]邹灵芝,张程桢.认知护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5):434-436.
  [7]张华,刘严.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7(11):655,671,678.
  [8]王纯,张亚林,张宁,等.团体归因治疗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7):598-602.
  [9]陈晓慧,孙海莲,苗文哲,等.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4):314-316.
  [10] Simpson H B,Foa E B,Liebowitz M R,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vs risperidone for augmenting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 Psychiatry,2013,70(11):1190-1199.
  [11]刘延辉,刘世国,张心华.5-羟色胺1Dβ受体基因861G/C
  多态性与强迫症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390-393.
  [12]冯斌,朱锐明,徐方忠,等.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小剂量氯米帕明片治疗强迫症81例随机双盲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9):762-765.
  [13]毋炳奎,杨敏.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在强迫症和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鉴别诊断[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136-1140.
  [14] Dold M,Aigner M,Lanzenberger R,et al.Antipsychotic augmentation of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treatment-resistan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 meta-analysis of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3,16(3):557-574.
  [15]江鸿波,李莉欣.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介素-2及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7-40.
  [16]唐文新,朱丞,毛洪京,等.帕罗西汀治疗污染维度与性维度强迫症近期疗效的对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8):1318-1319.
  [17]郑会蓉,彭红军,何夏君,等.首发未用药混合型强迫症患者抑制控制障碍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4):589-59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