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本次研究采用同样纳入及排除标准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详细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应样本参数。研究方法合理,统计数据可靠,结合合理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出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可靠。提示在所选取病例中。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采取膝前正中入路相对采用双侧人路手术时间短、周围皮肤坏死及感染病例明显较低。前正中入路在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优越性。
胴动脉在胴窝位置发出分支,膝上下动脉、膝降动脉、胫前动脉返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组成膝前血管网,支配小腿上端及膝关节周围组织血运,胴动脉5个分支分别自膝关节内侧及外侧发出,在髌前交汇。由此可见,髌前正中切口边缘接受内侧及外侧分支血管血液供应,皮瓣血运相对丰富,皮肤坏死风险较低。并且,在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导致Ⅳ、Ⅴ、Ⅵ型骨折,周围组织损伤相对较重,局部血运破坏严重,采用内外侧切口直接导致切口处血管损伤,导致两处切口之间组织区域缺血,最终增加局部皮肤坏死风险。
本次手术中采用正中切口时,避免逐层剥离,切口直至筋膜层后向两侧牵开,减少了对皮瓣血供的破坏,由此保证了周围组织术后良好愈合。切开后,尽量采用牵引等间接复位方法,减少对骨折断端的暴露,相对降低了对骨折周围血运的损伤,最大限度减少皮瓣血供的损伤。骨折断端复位以恢复力线和关节面平滑为首要任务,术中酌情使用长骨撑开器或外固定支架,在维持纵向牵引力前提下,依靠组织张力骨折复位,关节面直视或结合C型臂透视下复位关节面骨折并恢复下肢力线。尽可能减少为了苛求所有骨折的解剖复位而对组织过多地剥离。需暴露关节面时,避免胫骨结节截骨,防止破坏胫骨结节血运而产生骨坏死可能。我科采用Z形切开髌韧带,上翻髌骨暴露关节面,尽可能保护骨折周围血运循环。
采用钢板固定时慎重考虑内植物的放置方案,参考三柱理论,优先考虑内植物放置位置为外侧、后内侧及后外侧,慎重考虑内侧接骨板的放置。手术前常规行膝关节CT检查,明确损伤类型,于外侧置入支撑钢板,而外侧和后侧以相对较薄的防滑钢板为主,避免内植物置人后局部张力过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正中入路在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对周围组织血运影响相对小于双侧切口入路。其暴露充分,术后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双侧切口入路。经临床证明其具有相应优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