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预激综合征是因为在正常房室传导途径之外,心房和心室之间还存在着一支或多支的附加传导途径而使窦性激动通过房室结、希-蒲系统前传的激动抵达心室之前,心室已预先和提早除极,故心电图可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即心室预激图形delta波。delta波有时呈负向,酷似心肌梗死的Q波,其ST-T改变为继发性,即在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出现ST段压低和T波倒置,且不会出现弓背向上ST段抬高与“冠状T”,而心肌缺血的ST-T改变为原发性,与QRS主波方向无关。该患者近三年来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心悸缓解后胸闷症状也消失,缓解时心电图出现“预激综合征三联征”,即P-R间期缩短,delta波的出现和QRS波时限增宽。并且血清心肌酶检测正常,心电图动态变化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规律。
病例4. 患者,男,33岁。因咽痛,咳嗽,咳痰两周,突发胸痛,畏寒6小时余来诊。患者两周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咳痰症状,经自服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有所缓解。6小时前,患者突感胸部剧烈疼痛,以左前胸为著,疼痛放射至左肩即左肩胛骨,咳嗽或左侧卧位是疼痛加重,伴畏寒,发热,急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示:HR117次/分,STI、II、III、avL、avF、V2-V6斜直型上抬0.10-0.30mv,考虑: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梗。急诊血常规检查示:WBC:14.6*109/L。X线示:1.心脏阴影增大,2.双肺纹理增粗。急查心肌酶示:CK 168U/L,CK-MB 31U/L,心肌肌钙蛋白T:0.05ng/ml。两小时后复查心电图示:HR110次/分,STI、II、III、avL、avF、V2-V6斜直型上抬0.10-0.30mv,II、III、avL、avF、V2-V6导联P-R段下斜形压低,avR导联ST段压低0.15mv,P-R段抬高,修正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包炎。
分析:急性心包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病理改变主要为纤维蛋白渗出。该患者为青壮年男性,发病前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骤,胸痛剧烈伴发热,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化验检查常有白细胞总数增高;X线示50%-90%患者心影增大;心包炎仅能在心包产生损伤电流,而心肌并不受累,心电图出现ST抬高,部位较广泛,除V1,avR导联外,其他导联ST段均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形抬高,而非弓背形上抬,且抬高的程度较轻,一般<0.5mv,因心肌不受累所以始终无Q波出现,大部分导联可出现P-R段压低,avR导联P-R段抬高。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 张文博,李跃荣.心电图诊断手册.—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 王炎,黄卫斌译.心电图高阶—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4. 卢喜烈,宋小武等.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5.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余枢.心血管病诊疗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