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时间:2013-11-13 11:51 点击: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力量,它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然而,它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这过程中,它的实现与国民性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性发展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人的现代化是国民性发展的历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进步、发展和创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价值观念的转变、精神素质的提高,即离不开人的发展、人向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已成为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它是现代化的中国发展的重点。
  1国民性的源起及含义
  国民性问题之前一直是一个被热烈讨论和争议的问题,时至如今,关于它的研究还是有分歧,以至于有人说“从事民族性研究是一件注定要受指责的事”。①这种不同思想之间的摩擦使得国民性研究始终不能形成一种思想的共识和实践的力行。
  1.1国民性的源起
  国民性是一种外来词汇,产生于西方,日本译用,然后传入中国。晚清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则把国民性的概念引进中国以发展中国国民理论。国民性是属于所谓“先由日本人以汉字的配合去‘意译’或部分‘音译’欧美语言的词,再由汉族人民搬进现代汉语里面来,加以改造而成的现代汉语外来词”。②
  中国人自己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国民性是受了严复所介绍的社会有机体说的刺激、影响。通过严复的讨论,引发了中国的改革者、新学家们对国民性的关注。如20世纪初梁启超名噪一时的《新民说》、邹容“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的《革命军》等。
  1.2国民性的含义
  对于国民性来说,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话语,也没一个确定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国民性是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③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卡丁纳,将国民性视为一种文化性格,是一种文化成员具有的普遍性的行为模式。④我国学者周晓虹认为: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单个民族的国家来说,国民性是指这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品质;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国民性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在多民族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接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国民性是一种精神素质,一种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稳定的且共同起作用的精神素质。
  2人的现代化与国民性发展的关系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社会中却存在制约着人的现代化的因素,尤其是国民性的发展状况。它的发展对于人的现代化演变、发展以及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
  2.1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