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新常态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的优化路径(3)

时间:2016-04-06 09:27 点击:
1.整合区域特色街区,打造差异化销售渠道。区域的特色街区一般将区域内特色的文化、形象特征与商品、饮食、旅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打造开放式街区。区域特色街区是零售类企业在店铺形式上的进一步创新,依据特色街

  1.整合区域特色街区,打造差异化销售渠道。区域的特色街区一般将区域内特色的文化、形象特征与商品、饮食、旅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打造开放式街区。区域特色街区是零售类企业在店铺形式上的进一步创新,依据特色街区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文化特色街区、美食特色街区等。区域特色街区作为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能够按照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打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升了区域内消费的辐射力。对于商贸流通业多业态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加速构建区域品牌专卖店。连锁品牌专卖店的优势在于,在统一经营理念的支撑下,通过分散的门面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将连锁品牌专卖店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连锁品牌专卖店的选址应结合区域的商业环境因地制宜,尽量选择人流量密集的商业中心,增加品牌的影响力。连锁专卖店的推广,可增加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保持紧密的用户与消费者的需求关系,最终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创新“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中,信息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优化商贸流通业态过程中,信息化业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契机下,应加快建设流通设施,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以促进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发展。“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是在保证商品一定库存的基础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经营。这种线上、线下交叉交易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了方便、周到的交易环境。同时借助“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有利于产品信息的交流,带动商贸流通业中实体店铺的发展。
  4.优化流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流通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对流通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快流通体制的改革。流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依赖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对于弱势地区,政府要有政策扶持,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优化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在商贸流通业的规模结构方面,应积极扶持规模较大的企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企业,提升行业集中度。同时大力扶持中小流通企业,提升流通效率,促进零售业全面均衡发展,为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提供内部驱动力。
  结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逐渐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力量,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回归经济常态,我国依靠低廉劳动力的生产成本优势已无法继续维持。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在未来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中,应积极创建产品特色街区模式、打造连锁品牌专卖店模式、创新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模式、优化流通产业结构。商贸流通业作为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只有不断优化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升流通效率,才能带动其他各行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李志萌.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问题探索,2014(6)
  2.陆铭.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经济研究,2012(5)
  3.纪宝成.电子商务下的商品流通[J].经济研究,2014(3)
  4.高铁生.关于中国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3(5)
  5.司增绰.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识别与优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3(1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