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TPP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对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下篇)(3)

时间:2021-05-07 16:49 点击:
ISDS争端解决机制的引入,将使投资企业在政府有关政策和行为不符合其承诺时,可诉诸仲裁解决争议。而目前各地方政府对遵守国际条约的意识还很淡薄,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缺乏论证,并需确认在国际义务层面的合法性
  ISDS争端解决机制的引入,将使投资企业在政府有关政策和行为不符合其承诺时,可诉诸仲裁解决争议。而目前各地方政府对遵守国际条约的意识还很淡薄,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缺乏论证,并需确认在国际义务层面的合法性。但ISDS制度的引入将使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和行政行为置于外商企业的监督之下。一旦出现争议,各级政府应提交相关证据,积极应诉。这无疑给政府的执政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随着企业走出去,企业在面对复杂情况以及在东道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时,要积极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这对企业适应各国法律制度,参与全球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以改革适应高标准的国际规则
  对于TPP的态度,国内学界的声音主要分成两种:一部分学者认为TPP的开放标准过高,与的国情相差甚远,对加入TPP持保留态度;①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应该参与TPP谈判,这能够倒逼国内改革。②就目前TPP谈判进程来说,已经失去了参与协商制定TPP规则的机会。但是,从长期来看,TPP代表着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方向,可以适应国际贸易规则为契机,以改革促发展,来应对高标准规则带来的挑战。
  (一)推进国内改革,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以金融体制改革为重要方向之一。其中,金融改革着力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体系。报告虽未明确对国外资本放开的尺度,但是指明了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这种竞争性市场对于培育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③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是减少外资金融企业进驻产生冲击的最有效方法。与此同时,应将思路从限制金融市场准入转向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从宏观金融监管转向微观企业内部实行“金股等国际通行的股权形式和有效监管”,着重提高建立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在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开放金融市场有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动力,稳定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才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谈判中为国有企业争取更大的贸易空间在TPP谈判之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国内法对国有企业参与投资和竞争的行为作出了限制。①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方面正面临不利局面。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将在一些行业对私人资本开放,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面对国际上对国有企业的争议以及国内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改革的思路已经从保护国有企业转移到保护民族和国家的竞争力上。换言之,既要推动和促进代表先进生产力和行业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民营企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允许私人资本注入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一方面可有效利用私人资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谋求更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还可以规避国际贸易规则中有关国有企业的敏感问题,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顺利参与国际竞争。
  在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国有企业争取空间:第一,限制国有企业的范围。2014年9月在越南河内举行的非正式磋商中,国有企业的定义和范围是主要谈判内容之一。国有企业限定在国家层面还是扩展到省或市的级别,其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融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推动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另外,《报告》还明确指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力图培养金融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谈判时,可以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进行论证,尽可能将国有企业的范围缩到最小。第二,主张将有关国家能源、水利和基础设施的国有企业列入适用例外。在TPP谈判中,墨西哥已经主张将其能源企业排除在国有企业之外。①通过扩大适用例外的范围,为相关企业争取更大的空间。第三,主张与国有企业相关的条款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non-binding),即在国有企业不履行有关义务时,不构成违反条约的情况。总体而言,努力把与国有企业有关的协议作为自愿义务,从而避免在相关政策制定中对自身形成束缚。
  (三)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扶持企业适应国际标准如前所述,将环境保护和最低劳工标准写进贸易规则给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诸多挑战。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和谐,增进人民福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环境问题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②以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在过去的30多年里带来了经济发展,但环境破坏严重,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谈到环境问题时也明确指出,“让制造污染的企业付出付不起的成本。”③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进行保护环境,一方面要在事中、事后纠错,加大惩罚力度;另一方面更要强调事前预防,将环境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中,使环境保护成为生产者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企业引进环保技术、采取环保措施的成本低于其破坏环境所受到的惩罚;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使其产品能够销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那么企业将有动力改造环境设备,努力达到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之间建立的正循环将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