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束语
第一、整体来说,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和支撑效应较高,而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偏小,说明四川文化产业仍处于成长期,有很大的规模增长空间。相对来说,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比较大,展现出拉动效应,符合成为四川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特征。
第二、从产业内部门来看,文化制造业的发展将较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文化制造业将逐渐波及文化服务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商务服务业、软件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综合关联度大于1,应将这四个部门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政策建议方面,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注重文化制造业的发展和文化服务业培育,促进文化产业成长。重点发展综合关联度比较高的部门,完善公务服务,培育文化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拓展网络文化、软件开发、广告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市场。
参考文献
[1]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
[2]黄永兴,徐鹏.中国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决定因素:基于Bootstrap-DEA的空间计量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5).
[3]戴钰.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3(04).
[4]肖博华,李忠斌.我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0).
[5]林秀梅,张亚丽.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关联拉动效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6]庞皓,向蓉美.投入产出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郭义盟(1994-),男,河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