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给出了2005~2012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比重,图6则给出了各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的变化规律。根据结果可知,在2005~2012年这8年期间,东部沿海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比重总体上呈现微弱的“倒U型”变化趋势,西部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一定的“U型”变化趋势。这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零售企业数量的空间布局变化规律较为相似,也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结构变迁规律与零售企业存在较大关联。 综合宏观和微观的分析结构可知,相比流通业市场份额的空间变化而言,零售企业数量、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量、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的空间布局变化显得更加平缓,这也反映了我国商品零售市场已基本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逐步跨入整合提升的新阶段。 结论 本文以空间结构变迁为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定量研究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流通业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综合本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宏观层面上,四大经济区域流通业市场份额的空间布局变化特征与GDP份额的空间布局变化特征较相似,但总体上区域流通业的发展滞后于总体经济发展;第二,在微观层面上,批发企业在我国范围内的空间变迁与流通业市场份额的空间变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零售企业、连锁零售企业门店、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变迁已变得不太显著,因此我国商品零售市场已基本迈入整合提升的崭新时期。 参考文献: 1.尚雪梅.基于旅游流空间结构视角的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2(21) 2.张佑印,顾静,黄河清.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4) 3.高菠阳.中国重点工业行业空间变化特征[J].经济地理,2012(3) 4.张建伟,赵建吉,张战仁.江苏省研发产业空间差异演变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2) 5.杨波,王章留.流通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变化规律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 6.BETANCOURT R,JAMES H,ANDERSON. The distribution se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15) 7.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10(2) 8.赵娴.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与研究定位的新视角—基于空间经济学角度[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9.Guerrieri P., Meliciani V.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