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政府、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对政府决策进行评价的机构仍是政府部门,而不是独立的第三部门,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很可能敷衍了事或者尽量向好的方面进行评价。他们认为对决策绩效进行评价就是在走形式主义,是做给社会公众和上级领导看的;在评价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参加制定的人员大都来自政府部门,这就使得所制定的评价体系所产生的最终评价结果会造成某种单一利益最大化;在向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信息采集时,社会公众往往认为政府这是在走形式主义,对待调查问卷不够认真,随意填写,还有的可能迫于当地政府的压力,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将政府行为进行美化等等;在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公示时,社会公众对此漠不关心,有的社会公众甚至都不知道其作用。 由于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决策绩效评价不够重视,会使得这一评价过程过于形式主义而失去了其真实存在的意义。政府和公众要加强对决策绩效评价体系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依托独立的机构来对政府的决策绩效进行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决策绩效的真实评价,科学规范决策绩效的管理。 (四)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作机制不健全 对政府决策绩效进行评价的目的就是使决策不断地趋于完善,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现行的政府决策绩效评价就是单纯的为评价而评价,在相关机构对决策绩效做出评价时,相应的政府当局没有认真分析评价的结果,更不会针对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而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改进。如何将评价结果与决策的实行进行挂钩,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充分行使决策绩效评价的话语权是目前决策绩效评价运作机制的最大问题。 (五)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现在的公共部门管理将目标作为首要目的,其他都退居其次”[8],这充分的体现了政府部门设定目标的重要性,而目前我国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在决策实施前缺乏对决策目标的设定,即没有设定各项指标在决策实施后应该达到的一个合理数值。这就使得在现有评价体系下对政府重大决策绩效进行评价的最后得分是一个绝对数,而不是现有的决策结果与预先设定的决策目标偏离的相对数,这样的一个绝对数就使得重大决策绩效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对决策的调整缺乏导向性作用。 三、政府重大决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研究了我国现有的重大决策绩效评价体系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本文力求改善现有体系的不足,并以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深入研究国外政府决策绩效评价较成功的评价体系基础上,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相对较为科学、完善的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为决策的实施和调整提供可量化的指标依据。 为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需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对重大决策所产生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设定重大决策的目标体系。既为重大决策的执行提供导向性作用,也为重大决策的评价提供了基础。政府重大决策目标体系的设定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 1.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反映了某一决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贡献程度,它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决策目标和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决策预期目标经济方面的指标主要从对经济规模的贡献度、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的改善程度、经济潜力的发掘四个方面进行选取。 2.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反映了某项决策对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的贡献情况,也是决策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决策预期目标的设定,社会方面可以从社会安全、社会生活两方面的贡献度来进行选取,这几方面更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决策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3.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主要反映某项重大决策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现代政府需要关注的决策目标之一,环境指标主要从对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传统资源消耗三个方面来反映。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为更好地对重大决策的绩效进行评价,需对照目标的完成情况,设定评价指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