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议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2)

时间:2014-06-18 13:42 点击: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 学生综合就业素质不高。当前,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冲击,而且也影响到大学校园,诸如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观念不再受到高职学生的普遍认同,反而是金钱本位、崇尚享乐的思想在学生中受到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

  学生综合就业素质不高。当前,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冲击,而且也影响到大学校园,诸如“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观念不再受到高职学生的普遍认同,反而是金钱本位、崇尚享乐的思想在学生中受到追捧,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牢专业基础和锻炼动手能力上,等到毕业求职时才发现自身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不匹配。部分高职学生不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并重,不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至就业竞争力不强。

  毕业生择业观念落后。有些高职学生职业意识萌发较晚,缺乏积极主动寻找就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有些学生缺乏对自身优势的合理定位,在择业和就业方面期望值过高或出现错位;有些高职学生在择业目标上,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回避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有些高职生在就业地域上,总喜欢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而不愿意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乡镇就业。择业的期望值偏高,容易造成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许多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干练,在撰写简历时不能完全展示自己的特色,在面试求职环节缺乏深入细致的准备,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技巧缺乏,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分析

  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社会稳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建设。因此,为了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做好就业工作,需要社会、高校与毕业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成才环境。

  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鉴于目前高职教育遍地开花,竞争无序,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可以对适合开办高职教育的本科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做出限制性规定,保护现有的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这一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及教育资源的浪费,使高等职业教育逐步由重视规模向重视结构调整及提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高职教育办学规律,使高职教育迈入正轨,凸显特色。

  高职院校需加强对学生就业的引导。第一,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改变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既注重理论教育,也要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提前为就业奠下准备。第二,大力推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毕业即上岗。第三,最大限度为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岗位信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并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择业方法等的指导咨询,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高职院校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学习生涯中,除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实践和实训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素质、社会素质的修养,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勇于面对挑战,做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合格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在就业论文网站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参考文献】

  [1]周济.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4):4-6.

  [2]钟震.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与政策建言[J].求索,2009(09).

  [3]陈小芬,张建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9(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