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议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4-06-18 13:42 点击:
【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就业难;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就业难;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就业乃民生之本,高职院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障其充分就业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直接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大中城市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中小企业恰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一些大企业则纷纷裁员,缩减招聘计划,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同时大批高职毕业生大量涌向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给与需求的严重矛盾使得就业更难。

  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的各种歧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逐年增长的趋势出现在劳动力市场,另外,高职院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往往也不如本科院校,这样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处于用人单位选择的底层,在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都不能很好就业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则变得更为困难。各种就业歧视也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疾病歧视等。

  企业用工制度的不合理。私营企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而一些私营企业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都存在缺失,毕业生就业后权益得不到保障,此外,起薪较低,升职发展空间不大,甚至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都让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高职院校因素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特点是突出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和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方面的教育,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离开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么是普通大学本科教育的效仿,要么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延续。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另外,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岗位的变化,高校原有的课程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显,再加上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投入相对较少,高职院校的经费缺口大,原有的实践实训条件较为落后,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难以跟上,学生的实践技能跟不上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办学实力相对落后。大多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缺乏、不注重相关的管理与教学实训,师资队伍的力量和教学质量相对薄弱,教学模式单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而使其就业产生困难。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好影响到院校声誉,从而使招生陷入困境,很难得到素质良好的生源。恶性循环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声誉,客观上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困难。

  就业指导工作欠缺。高职学生受其年龄和经历所限,普遍对职业缺乏规划甚至没有规划意识,而高职院校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多时候也没有及时地给予学生职业指导,有的学校虽也进行了职业指导,但多数都是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作用。在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等人才推介方式上,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也有待加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