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音乐课的功能

时间:2014-06-18 13:45 点击:
[摘要]多数人认为音乐课就是娱乐,它的的功能就是娱乐,这样的理解是太片面了。若站在整个的课程的高度审视,音乐学科的绝不是一种放松放松娱乐娱乐的学科。音乐课有着丰富的功能:即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体育功能。如果我们音乐教师自身不去全面

  [摘要]多数人认为音乐课就是娱乐,它的的功能就是娱乐,这样的理解是太片面了。若站在整个的课程的高度审视,音乐学科的绝不是一种“放松放松”“娱乐娱乐”的学科。音乐课有着丰富的功能:即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体育功能。如果我们音乐教师自身不去全面的正确的认识音乐课的功能,而是肤浅和庸俗的理解,那就无法实施好音乐课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音乐课;功能;智育;德育;美育;体育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这一点,音乐课才能真正受到重视,素质教育才能全面展开。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美、劳等诸育之中,来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音乐课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形式。音乐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四种功能,即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体育功能。

  一、智育功能

  有人可能会问:“音乐课何来智育功能呢?”我们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美四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因而,作为音乐课是独立的学科应当属于智育范畴。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音乐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础。②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在音乐课中无论进行那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等等诸多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课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③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应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和乐演奏,随歌随舞等活泼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利用音乐的魅力来能改善学生的情绪品质。即为智育。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句话映射了音乐可以丰富人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是智育的基础。

  二、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即“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可将德育功能理解为德育本质: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看,道德是维持社会性存在的重要基石,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从本质的形成的角度看,道德教的本质是不断形成的、需要有所构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与德育不表、内容与方法等在逻辑上的联系。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使其行为变得高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真理转化为有血有肉的具体行为和行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教育和善良情感的形成,而以情感育人是音乐学科育人的一大优势。”因此音乐课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音乐课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加强德育教育才是关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音乐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教师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理解高尚的情操与道德,来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行。

  三、美育功能

  美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音乐的特点是它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生动的节奏,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乐声,为音乐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美的感受。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而应在音乐教学形式上展现美。音乐课,就是教师运用和掌握美的规律,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判断、鉴赏能力和创造才能,从而造就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念、应有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个性的过程。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音乐课的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四、体育功能

  关于什么是体育的问题,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有个多种解释和回答。有的人从教育的角度看体育,认为:“体育就是身体教育”,并把体育看成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张把体育与竞技分开。有的人从文化的角度看体育,认为:“体育是人类社会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有的人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综

  合的角度研究体育,认为:“体育是带有产业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等等。准确的说:“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体育的功能是增强体质,强国强种;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要;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提供和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音乐课具有以上功能,因此音乐课具有体育功能。音乐课中要有意识的建构体育功能,从学生的身体、思想入手,有意识的创设体育情景。比如坐着唱、站立唱、走着唱、跳着唱、倒立唱等等。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要全面掌握音乐课的功能,高度审视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完美性,找到音乐课的魅力从而搞好音乐课的教育教学。音乐课不是培养音乐家和歌唱家,而是育人成长。在新课改论文答辩的今天,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