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通常会被分配到景区(点)担任景区(点)的讲解员。而一名不但合格而且优秀的讲解员,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练成的,需要不断训练和提高自己在讲解各个方面的技能。 【关键词】讲解员;技能训练;旅游服务与管理;峨眉山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在旅游景区(点)担任景区(点)讲解员的工作。本文主要讲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作准讲解员之时,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讲解技能。 一、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表达能力 文化修养包括涉及到景区(点)的方方面面的旅游知识,对景区(点)文物风景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讲解员的审美情趣和礼节礼貌等。在准备好做讲解员之前,中职学生就应该下定决心在今后的讲解过程中学会时刻反省自己是否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从而在空闲的时间内多接触和涉及景区相关的专业书籍,了解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气候、建筑特色等。如果涉及宗教,也应该查询相关书籍,做好此方面的准备工作。如此,在讲解的过程中,才能给对游客产生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做到有根有据。 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专业的知识素养会给游客留下很好的印象。比如在讲到乐山大佛景区中时,讲解员可以从佛教历史为游客讲解。可以为游客讲解不同的版本,比如有人说是弥勒佛,有人说是释加牟尼佛,两种情况都要给游客讲到。乐山大佛版本的说乐山大佛是依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为契此,乐善好施,经常拿着布袋四处化缘的和尚形象塑造的,所以乐山大佛也被塑造成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为什么是弥勒佛,是因为他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所代表的是未来世界中的光明。人们自然希望他能够早日降临人间,唐武周时期的武则天认为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所以在武后的倡导下全国刮起塑造弥勒佛的风气。而释迦摩尼佛版本则说释迦摩尼佛作为现在佛,在娑婆世界传法,会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实现,那么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他也会实现不同的形象,就出现了了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报身佛卢舍那,应身佛释迦摩尼。 讲解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特别熟练。良好的表达能力是指在表述过程中具有鲜明的观点,准确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和具有完整的系统。比如说话吐字要清晰,发音要标准。讲解的语言要规范,要训练自己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讲解员也需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妆知识,熟悉服饰的搭配,注意自己外表的修饰。 二、讲解员需学会敬语 敬语是指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谈的时候,所使用的表示尊敬与恭敬的习惯用语。在使用敬语的时候,要根据时间、地点以及环境和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讲解员在与游客进行交流的时候,应该注意运用礼貌语和敬语。
比如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应该首先向游客问好,问好时应该用“您”而非“你”——“欢迎您来到**景区”或者是“欢迎您来到**公园”;当然问好时也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问好,比如早上、中午、下午就可以分别用“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来向游客问候。在给游客讲解时,一定要神情专注,语气诚恳,让游客能够感受到讲解员的真情实感;在说话时要以“请”字开头,在交谈完毕之后,要以“谢谢”结尾。如果看到游客有什么需要,可以很礼貌地向游客发问“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如果有失误的时候,要注意常常说“对不起”。当然除了敬语之外,还应该注意雅语的运用,也就是委婉地运用。比如在自己内急时可说“我去方便一下”,而代替不雅的说法“我去上厕所”或者“去趟洗手间”,再比如食品过了保质期,则可以说“该食品不新鲜了”,而不用说“该食品臭了”或者“该食品变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