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了解亲子互动情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由于这些的孩子的特殊经历,导致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很少,使得本来因父母离异而受伤的心灵,因得不到父母的有效沟通与疏导,而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缺乏沟通的家庭是不健康的,也是不是利于孩子成长的。为此,我经常与孩子的家长联系,让他们尽量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体,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经常利用一些机会,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一些小故事,教育他们对人要宽容,与人相处要友善。当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时,要从正面进行引导。记得有一次,小可与班上的同学发生了矛盾:那天,她因为一件小事和班里的一个男生打了起来,他们用装着水的瓶子当“武器”,在班级里打起了“水仗”。当我走进班级时,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水,正在擦着湿桌子的“受害者”,还有两个怒目相向的“战士”和一群正在看热闹的学生。那几本被淋湿的书本懒洋洋在躺在窗台上,正在接受阳光的抚慰。还没等我开口,一群学生就把我围起来,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他们打仗了。”“老师,他们把教室都弄湿了。”我看了一眼那两位“战士”,谁也不服谁,还在那对峙呢!我决定先冷处理。我对他们说:“有什么事等下课再说吧,先和同学们把班级整理好吧。”他们俩默默地和同学们一起收拾起由他俩造成的残局。不一会儿,教室就收拾好了。上课时,我发现他俩都心不在焉地。下课后,我把那两个学生叫到了外面,他们以为会挨批评,表情很紧张。我望了望他们俩说:“你们刚才过泼水节了呀?”一句话给他们逗乐了,气氛不那么紧张了,他俩也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让他们俩分别说一说打架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一件非常小的事,他们互相道歉后,我留下了小可。 我对她说:“你能跟老师说一说你对今天这件事的看法吗?”她看了我好半天也没说话,好像不知怎么开口。等了一会儿,我说:“老师知道,你是男孩子的性格,平时也喜欢和小男孩一起玩,但开朗不等于野蛮。你是一个小女孩,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再说,在学校打仗也是不对的啊!想一想,刚才打仗时,在你们周围的同学都受到了你们的牵连,书本湿了,衣服也湿了。如果换做是你,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她很坦诚地说:“我会很生气。”我说:“这就对了,以后再做事情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你是个好女孩,开朗大方,对班级里的事也关心,为班里做了不少贡献,就是有时做事情太冲动了,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别人,也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老师希望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想想,想好以后再做,好吗?”她看了看我,点了点头。 又一节课后,小可主动找那个男同学承认了错误,并握手言和。 事后,我对自己处理事情的经过进行了反思。其实当时看到班级里的场面,我真的很生气,但如果我狠狠地批评他们俩一顿,以这两个学生平时的表现,他们肯定会将责任推给对方,尤其是小可,她一定会进行一番狡辩,处理问题时,也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结果可能是自己生气,还没有解决好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屈”能“伸”,以“柔”克“刚”,用智慧去化解矛盾,用真诚去解决问题。那么,你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