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历了12年的漫长苦读,经历了高三的紧张和压抑,大学对于很多刚进入校门的学生来说,身体到心灵都得到了彻底释放。而作为大学辅导员,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不断校正他们前进的方向,为他们的成长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辅导员成长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38-01 一案例分析 1.基本情况 陈×,男,19岁,2009年考入学院通信技术专业。 2.主要问题 进入大学,该同学发现,大学里没有了喋喋不休的老师,没有了做不完的作业,没有了硬性的考核指标,学习顿时变得可有可无,于是,他开始放纵自己,各种缺点和问题也迅速暴露出来。第一,自制能力差。整天整夜地在网吧玩游戏,虽然多次对其进行教育,也答应改正,但始终没有太大的改观。第二,学习态度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睡觉,还有迟到、旷课、早退的现象。第三,自理能力差。不注重个人卫生,经常不洗衣服、不叠被子,常常因此影响整个宿舍的内务卫生。第四,自身信心差。由于过度放纵自己,使其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对前途也越来越迷茫。 3.好的方面 该同学虽然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问题,但是,通过接触和了解,发现该同学身上同样存在不少闪光点。第一,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在刚入学的一次篮球赛中,该同学为了能够帮助班级争取胜利,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完成了比赛,最终取得胜利。第二,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虽然没有担任班委,但能够积极参与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积极献策,参与组织协调。第三,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为人踏实,乐于助人,对有困难的同学,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同学间有良好的口碑。 二教育措施 1.用责任校正前进的“方向标” 该同学和班长住在一个宿舍,关系好,经常帮助班长处理一些日常的班级事务,尤其对能够为班级争得荣誉的事情,更是尽心尽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专门找其谈话,提出让他担任副班长,协助班长处理班级工作。刚开始,该同学表现出很担忧,表示“帮助班长处理日常性事务,这个没问题。但是我不习惯去管理别人,因为我连我自己都没管好,要不然……”。通过与他谈话发现,他不肯做班委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针对这个原因,我鼓励他抓住机会锻炼自己,能力都是通过工作培养出来的……最终,他愉快地接受了副班长的职务。接下来,该同学充分发挥了他的组织管理能力;生活中,积极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再出现旷课、夜不归宿、不注重个人卫生等情况。 2.让兴趣成为学习的“源动力” 学习成绩差是该同学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观察,该同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学习习惯差,只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目。他对实验课感兴趣,每次测试,成绩都很好;对理论课就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和任课老师沟通,将一部分理论课的内容穿插到实验课的教学当中去;同时,有意识地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和他搭档,帮助他补习功课,并对他进行督促。通过努力,该同学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期末考试,没有再出现挂科的情况。 3.把激励作为转变的“助推剂” 要想让该同学积极向上的势头保持住,就需要不断巩固和强化他的好习惯。于是,我每天到教室查课、到宿舍检查卫生,都会记录下他的表现,一旦发现他没有迟到、旷课、早退,卫生打扫得很彻底,就会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表扬和肯定。久而久之,他慢慢开始习惯做一名好学生,有事会主动跟我请假汇报。正是通过在班级管理中让其担任班委,以班委的身份严格要求;在学习中,辅导员和任课老师齐抓共管;在思想上,牢固确立发展的目标,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品行、提高自己的素质,2012年4月,该同学参加“专转本”考试,顺利考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继续学习。 三案例启示 1.要有爱心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辅导员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是不够的,还得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只有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与呵护,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从而进行正确引导、点拨,慢慢地托起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2.要有耐心 转化后进生,不要急于求成,应像中医师一样“望闻问切”,首先找准症结,弄清病因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给后进生“补课”,如同给营养不良者“进补”。对后进生必须先诊断,后治疗,再进补,反复抓,抓反复。 3.要信心 信心是转化问题学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问题学生方面,辅导员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要相信每一个问题学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也有进步的渴望,更有进步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要使问题学生树立信心。问题学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辅导员应选择有利时机,适当表扬、鼓励,循循善诱,唤起其积极向上的心灵愿望。 〔责任编辑:李锦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