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2)

时间:2014-04-23 17:04 点击: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必须开辟第二课堂,并走向社会。 语文的美育不是外加的,而是内在的。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都要把握对象的内在美。若忽视了对语文教学本身的深层挖掘,忽视了对语文教材中审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必须开辟第二课堂,并走向社会。

  语文的美育不是外加的,而是内在的。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都要把握对象的内在美。若忽视了对语文教学本身的深层挖掘,忽视了对语文教材中审美因素的作用,忽视了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的培育,任你有多大本事,学生照样不会研读美文,照样不会笔下生花,照样不会有美的感受,也更不会对学生有健全人格的促进作用了。因此,实施美育教育,我们必须开辟第二课堂并走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美的源泉。

  1.扩大阅读面,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很有帮助,它既是语文教学课外的的延伸,又是美感教育的扩大和深化。如阅读《红楼梦》,学生既可感受到封建社会的人生百态,又可感受其中的艺术美、语言美、建筑美,从中获得诸多美的体验;又如报刊杂志上许多篇幅短小时代感强的文章却是美的海洋中的一朵朵的小浪花;另外,为读书相伴而生的书评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能提高学生欣赏和审美的水平。作为语文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去阅读它、欣赏它,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质量,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

  2.联系社会生活,捕捉和创造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罗丹也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感知和捕捉生活中的美,如何做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的“探花郎”。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一双思考的眼睛去发现美,捕捉美并创造美,审美水平才能进一步得以巩固和提高。由于写作是美感教育中创造美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宝库中发现美并创造美。

  ①可模仿课文写景文章,写一篇联系社会实际的类型文章。

  ②可通过体验社会生活,写体味大自然的美感挖掘社会生活美的文章。

  ③从选题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社会寻美写美。如《美在我们身边》《美是什么》等。这都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审美活动。

  综上所述,没有把美育教育实施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不可能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益莲《语文情感教育法初探》

  [2]何炳骅《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

  [3]陈佳民《写作艺术谈》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东县阳东中学)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