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县级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2)

时间:2014-04-19 14:50 点击:
3.学生就业需要决定教育目标、过程及方式 中职学生就业需要体现了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就业需要为立足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则提出以毕业生就业的出口决定招生这个进口进口

  3.学生就业需要决定教育目标、过程及方式

  中职学生就业需要体现了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就业需要为立足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则提出以毕业生就业的"出口"决定招生这个"进口""进口"最终为了"出口",二者相辅相成,相克相生,而实际上,中职毕业生要适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就不光以"出口"决定"进口",而且必须以上一"出口"和下一"进口"决定整个教育的目标、过程以及方式,以学生的就业需要和社会需要来决定职业教育的教育策略、教学策略和管理策略,决定职业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这就迫切要求职业学校转变办学理念,将教育服务对象从传统的单纯接受知识的受教育者变成"受教育者"和"教育消费者"的双重统一体,最终成为爱学习、会学习践行者。

  4.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尤其是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变动与重组,岗位与职业的调整,人员的流动与变化,人才的多样性与变化性,使得毕业生所学专业不能对口或不能完全对口,给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人才走向市场的大环境下,这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以及知识技能重构和调整的能力,终身学习落实在职业教育中。所以,县级职业教育应立足基础、重在应用,专业课的教学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地将最新的知识、观念、技能等纳入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灌输教育,真正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彰显职业教育的勃勃生机。

  县级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其教育目的的。如汽车驾驶与维修、会计、计算机应用及维护、室内设计等,也包括各种短训班、考证班,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必须适度、适用、够用的原则,有高度的针对性、目的性、灵活性。学校应从师资、设备、场地等诸多方面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培养对口人才。例如我县几个工业园就有200多家企业,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校企合作,发展"订单培养"模式,每年还有参加会计资格证书、初中高三级专业技术职务和会计继续教育的众多人员,可以开设会计学历教育、考证辅导、继续教育、实账培训等会计大专业课程,数量更多的小单位需要代帐人员,可以设立代帐公司、财务软件销售和售后服务公司,服务于会计大专业课程;该专业,投入少,见效快。还例如,机动车辆迅速进入家庭,开设机动车的考证、维修、营销等专业;该专业生命力强,投资大,效益好,可以引入社会资金,互利共赢。计算机更是普及,开设应用及维护等专业,该专业已有投资,应用广泛,利于职业教育品牌建设。

  总之,通过职业教育去行政化,按市场化要求,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经济性和公益性完美结合的中职特色教育的道路。

  作者简介:

  李建均(1972-),男,安徽怀远人,怀远职教中心政治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