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2)

时间:2014-04-15 14:38 点击:
(二)对勤劳节俭的颠覆 在无休止的欲望消费中,人们崇尚的是消费的一次性,新潮成了消费行为的最大驱动。在这种消费大潮中,普遍弥漫着一股强烈的享乐主义思想,将人的欲望、本能推到了极端。个人对当下欲望的满足

  (二)对勤劳节俭的颠覆

  在无休止的欲望消费中,人们崇尚的是消费的一次性,新潮成了消费行为的最大驱动。在这种消费大潮中,普遍弥漫着一股强烈的享乐主义思想,将人的欲望、本能推到了极端。个人对当下欲望的满足胜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设计,人与未来的肯定性关系被割断了,“只留下以关心当前的满足来掩盖的自恋人格”,而“当人们随着丧失对人类未来的信心也丧失从前对任何传统形式的宗教信仰时,就会陷入及时享乐的境地”。[6]在这样的环境中,勤劳节俭也就不再受到人们珍视,他们只是大量的浪费。

  (三)对可持续发展的颠覆

  消费主义的日渐流行对当前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它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反而是事物的符号价值,比如新潮、时尚,可以彰显地位、身份。这必然会导致各种一次性消费所带来的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环境污染。

  三、如何面对消费主义的挑战

  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表现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当前,校园里的消费主义已呈蔓延之势,主要表现在:饮食跟着广告走,服装跟着名牌走,娱乐跟着新潮走,等等,表现出了明显的符号价值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主义的特征。这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改进,不仅需要学校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有赖于整个社会良好消费风气的形成,家长正确消费行为的示范,和同伴群体健康消费的影响。学校要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消费观,努力培养青少年分辨真实需要和主观欲望的不同,积极抵制各种非理性消费欲望的诱惑,克服盲目的消极性消费,做到绿色合理消费。还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国传统消费价值观。只有我们的青少年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因此,抵制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侵蚀就显得很重要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对这一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抓紧建设高校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蔡雪芹.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